明城墙赏梅
作者:清泉
老北京东城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总带着一丝温柔的魅力,无疑是初春值得一游的秘境。这里,600年历史的古城墙与盛开的梅花交相辉映,历史的厚重感与春日的盎然生机碰撞出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抖音达人,这片花海都将为你带来惊喜!捕捉春日瞬间,明城墙遗址公园不仅梅花绚烂,还藏着无数绝美取景地。
明城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防御建筑之一,北京保存较为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明城墙始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展,形成了内外三层城墙的格局。内城墙建于1438年,外城墙建于1553年,皇城则建于1420年。北京的明城墙不仅在军事防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见证了北京从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国家首都的历史进程。城墙的修建和扩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东段的梅花林,花海仙境汇聚了宫粉、绿萼、朱砂等多种梅花,白如雪、粉似霞、绿若玉、紫如梦,色彩斑斓,宛若置身花的海洋。你用相机手机广角拍下花海全景,每一帧都堪称壁纸。切换微距模式,聚焦花瓣细节,娇嫩质感令人心动。
角楼的附近,古风意境满分。梅花簇拥着古朴的角楼,城墙的沧桑与花朵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古风画卷。穿上汉服,站在角楼下,仿佛穿越回明朝,轻松拍出仙气飘飘的照片。
站在京奉铁路遗址旁,等火车从城墙边呼啸而过,绿皮车与复兴号交替上演,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我望着这段古老的城墙,仿佛看到了六百年来无数人在此驻足的身影。阳光下,青砖泛着岁月的光泽,诉说着一个城市的记忆与传承。城墙依旧,岁月流转,而故事永远在继续。
城墙,是城市的脊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不仅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更记录着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在这里,我们触摸到的不只是冰冷的砖石,更是流淌着的时光与记忆。
2025.3.5. 北京
作者简介:
宗克穷,笔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已退休。曾任第六师五家渠市文明办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兼职第三、四届提案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在职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级政工师,新疆、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诗词、歌词、摄影创作方面。目前由他创作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歌词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体和近现代诗300余首,代表作有组诗《昆仑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