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梆子声
△文/张传玉
当第一缕晨曦还在努力穿透云层,乡村尚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我正于睡梦中畅游,突然,一阵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也将我从甜美的梦乡中拽了出来。
梆梆梆……梆梆梆……,三声一顿,犹如钝刀一下下剁在砧板之上。无需探头张望,我便知晓,准是隔壁的老张又推着他那独轮车缓缓而来。车轱辘无情地碾压着露水浓重的土路,一道弯弯曲曲的湿痕悄然爬过村里那唯一的青石板桥。
车架上摞着两层木托盘,缝隙里渗着清晨的水珠子。白粗布底下鼓着方方正正的轮廓,豆腐的香味儿混合着杉木香,一个劲儿地往人的鼻子里钻。
在鲁西南的这个小乡村,每天这样的场景都在上演。想当年,那个卖豆腐的年轻小伙子,如今也变成了六十多岁的老头。然而,那一声声梆子声,每日清晨依旧准时响起,那美味的豆腐,历经几十年,还是那个熟悉的老味道。
小时候,我总是对老张的到来充满期待。每当听到那梆子声,我便会迅速从床上蹦起,胡乱穿上衣服,迫不及待地朝着门外冲去。那时的我,手里紧紧攥着几枚从父母那里要来的零钱,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老张掀开那神秘的白粗布。
老张的豆腐摊就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总能吸引众多邻里乡亲。大家围在独轮车旁,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老张总是面带微笑,熟练地切着豆腐,嘴里还不忘和大家寒暄几句。他的眼神中透着朴实和善良,让人感觉格外亲切。
记得有一次,我好奇地问老张:“大叔,您做豆腐的手艺怎么这么厉害呀?”他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地说道:“孩子,这做豆腐啊,得用心,从选豆子到磨浆,再到点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岁月如梭,乡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离开了家乡,奔赴繁华的城市。但老张却始终坚守在这里,守着他的豆腐摊。他说,这梆子声已经响了大半辈子,舍不得放下。
如今,每当我回到老家,再次听到那熟悉的梆子声,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声音,仿佛是时光的信使,带我穿越回美好的童年时光。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梆子声会真的消失不见。但我相信,它所承载的那份乡情、那份温暖,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乡村生活中最珍贵的一抹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