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黄河
桑恒昌

攥着我的半个祖国
黄河,跳下巴颜喀拉山
冰雪和穹窿构筑的高坡
从塔尔寺和彩陶故乡
的青海走过
从峨眉金顶和乐山大佛的四川走过
从敦煌莫高窟和大漠
烽火台的甘肃走过
从贺兰山阙和西夏
王陵的宁夏走过
从呼伦贝尔和成吉
思汗墓的内蒙古走过
从洪洞大槐树和壶口
瀑布的山西走过
从黄帝陵
和兵马俑的陕西走过
从少林寺和清明
上河图的河南走过
从一山一水一圣人的
齐鲁大地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我们的故乡走过
在埋葬荒凉
埋葬老岁月的地方
在用骨头的温度
暖着整个身躯的地方
在黄河入海口
抓起一把泥土
就是攥着
我的半个祖国

我与一条大河
在三江源头站立
几条小溪
抢走我的影子
从此将随
一条渐渐长大的河
千重关山
万里崎岖
还会被壶口瀑布
玉碎成液体
我曾多次
去入海口的前沿
踏看寻觅
我相信
似我非我的真我
终会栖身在
新生地
一粒
鲜活的泥沙里

船行黄河入海口
说着说着
就来到黄河入海口
有岸之河
顿成无涯之水
铺天而来
盖地而去
满眼都是我
液体的黄土地
拦门沙
是黄河的
最后一道门槛
再往前一步
就把自己
走成大海
云开处
太阳赶来
准备
剪彩

黄 河
一笔狂草
写到
大海
三江源速写
桑恒昌
从黄河入海口
到三江源头
一卷苍茫
我倒背如流

初识黄河
黄河几步一个漩涡
半血半泪的手模
是一个个
怎样的承诺
再写黄河
桑恒昌
劈山为誓
掘地成诺
所有的浪头
都跪着走过

写在三江源
一座山被迎亲的车轮
和护卫的马蹄踏成两半
整整一条河
在史书和地图册上倒悬
前有土藩,后有大唐
一个是国家,一个是家国
前是逻些,后是长安
一个是家园,一个是故园
日月山上哪是白云哪是哈达哪是经幡
爱与疼是截然还是浑然
倒淌河是哪位情感独裁者心上的琴弦
决绝和独特总是相随相伴
啊,今日之大漠
啊,昨日之边关
再往前走是三江源了
黄河的黄,长江的长
从这里跳出摇篮
澜沧江挥泪告别
沿着横断山脉一路向南
过了三江源又该何处
是将自己拔起五千米的起伏颠连
四十二年前
我在这里留下半个魂魄
他披着冰雪的铠甲
粗哑着喉咙正向我呼唤
我站定趔趄的脚步
任白发飞卷
我在想我在问我在喟叹
是谁推动地球这个巨大的经轮
我们迈出的脚步
能否抽回原点
人啊,血里疼里
一代一代地降临人间
莫非就是为了
用短暂的生命
向永恒的死亡
挑一一战

大河封冻
上下天光
一片大明
家乡的这条河
所有的波涛
都用冰来塑形
我把心贴过去
听冰层下面
来自沱沱河的水
来自通天河的浪
来自三江源的溪流
汇聚一起
用巴颜喀拉的旋律
排练
一首诗
啊一一
大江东去
浪滔尽
千古风流人物
待坚冰消融
携万里涛声
在太阳的聚光灯下
到大海
去抒情

大河涡漩
满头乱发
满心乱绪
凭借
自己来梳理
扎眼的污秽
堵心的苦涩
一口一口
吞进心里
解民饥渴
是小小的祈愿
供稼禾以血
是献祭的循环
升空为云
变成龙的巨口
灭除
火一样的干旱
有你便有
至尊的上善
心中有一句
无声之语
去大海
洗一洗
身体负载的灵魂
和灵魂支撑的躯体
那是一个
祖传的问号呀
始于屈子
继之于苏轼
问天问地
问民情民怨
也问大江何去
喊了多少年
喊了多少遍
喊醒多少朝代
喊殁多少朝廷
老天哪老天
可否听见
众水众口
捂不住地吼喊

黄河的思索
想一想黄河
陡增几岁年龄
——摘自诗思录
一
黄河
擎一片黄土地
走到哪里
就在哪里奠基
黄河的足迹
是崛起
二
黄河
是旋舞而下的长鞭
抽打着——
黄土地的脊梁
黄河
是金光灿灿的绶带
炫耀在——
黄土地的胸前
三
黄河的源头
在比历史还深的深处
黄河的源头
在比泰岱还高的高处
黄河不从天上来
又能从哪里来
黄河不到天上去
又能到哪里去
四
黄河
一道流体长城
将掺着母血的乳
高高举起
五
我们说黄河
就是说我们自己
黄河的每一处伤口
都有我们的鲜血横流
存在是对过去的追恋
悔恨是对昨天的悼念
六
黄河故道
一片感情的废墟
一条擦不去的泪痕
祖父常常慨叹:
黄河是无罪的呀
七
纤夫逆流而上
拖整整一条黄河
莫非要到源头去
洗一洗你的征尘
你固执地向东走着
只有那寥廓
只有那深远
只有那湛蓝
才盛得下
你的名字
八
奔出河口镇
前面是莽原
黄河弓起龙脊
错动的骨骼咯咯有声
向渤海
作最有力的一跃
与东海、黄海、南海
结盟的渤海
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为后盾的渤海
连连割让
所辖的海域
九
从黄河岸边走出的海员
无数次闯荡于大海大洋
脚上吸着海砺子
影子也泡得咸咸的
除了海员
谁拥有这样大的水域
然而,他们总是
一遍又一遍
谈起家乡的这条河
夜半无眠
骨缝里
传来黄河源头的
叮咚
十
黄河艄公像他有过的帆
被风浪穿过许多窟窿
也在风浪上穿过许多窟窿
浑身是风的弹洞
只要站起来
依然呼唤着风
而今,额上的皱纹
蜿蜒成巴颜喀喇山的雪线
他常把阳光 和黄河风
一起卷进喇叭烟
十一
雪线上是皑皑积雪
雪线下是涓涓源流
他额纹上面的白发
就是雪山的缩影
他额纹下面的血脉
就是袖珍的黄河
他的血和黄河的血
都是“O”型的
十二
衡量黄河
恰好用得着天平
这一端
有多少古老
另一端
就有多少年轻
纵使数清天上星座
也数不清这条河的年龄
而它的每一分每一秒
又都有新的生命诞生
是的,全世界都这么说:
黄河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十三
从卡日曲到入海口
迢迢一万里
哪一朵浪花
不会哼几句黄河谣
要么浅唱
要么高歌
宁可缄默
从不叹息
一叠一叠的波浪
都是黄河的子孙
它们和先祖一样
都用头颅开路
十四
只要黄河的脚
敲得响路
就不会停在
没有走完的路上
十五
于激流中
采一瓶
满身血污的黄河水
采一瓶历史的标本
置于案头
置于静思
沉淀出
天一样透明的聪慧
地一样永恒的韧力

(写于1985年)
黄河口
跨过入海口
黄河
长成大海
跨过出海口
黄河
汇成汪洋
不入海
怎领略
扶摇之光
出了海
方有这
旷世的独响
2023年4月18日

依河覌海
入海口的黄河岸畔
隨处是時光的驿站
黄河最后的波涛里
是河海钟情的斑斓
流体的清明上河图
献上一条金色哈达
黄河口乃神来之笔
以期将爱写遍大海
2023年倒春寒

黄河故道桑树群
千年桑树群
根系有多长
它已把地球
抱成故乡
龙骨.颂夏津黄河故道
桑恒昌
凌驾风雷雄性的黄河
不再回归故道
含泪匍匐为苍茫历史
忍疼留下一段龙的脊骨
万年黄土是修合的衣衫
开悟的桑林
是一条长河的基因
再生的绿色禅意
举心上的笑
置换
乡愁的容颜

树神一千六百岁
夏津县黄河故道万亩桑林,被联合国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明遗产称号。
不是三江源头
也非壶口瀑布
五千公顷的黄河故道
是一笔狂草
写到大海的黄河
回望時
切肤锥心的痛
雷劈火烧
树敞开骨肉的胸膛
彰显整个宗族的
坚韌和血性
树以皮为心
原来脸面的尊严
就是它裸露的心
一棵树摇动滿园的树
一片云催动漫天的云
一千六百岁
就是一个绿色的王朝
就是远超
几个朝代总和的神
作为一枚
尚未成熟的桑椹
投胎再来
无论成树
还是成人
都是
桑姓的子孙
2018年5月12日

(诗人桑恒昌近照 赵经孝摄)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