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乙巳塞北惊蛰时节(上平一东)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最喜朝阳旭日红,晴空树下见惊虫。
青松傲立庄严色,翠柳轻柔肃穆风。
陌上湖清通远路,门前岭乱望枯蓬。
三春润泽桃花梦,漫步街头找绿丛。
2025.3.5.
诗评
这首七律以塞北惊蛰时节为背景,既有对自然景致的细腻刻画,又饱含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期待,写得颇具特色。
- 首联:“最喜朝阳旭日红,晴空树下见惊虫”,开篇直接表明对惊蛰朝阳的喜爱,用“最喜”二字奠定欢快基调,旭日的明艳色彩瞬间点亮画面。树下惊虫的出现,巧妙地捕捉到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的典型特征,简洁而生动地呈现了春日到来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颔联:“青松傲立庄严色,翠柳轻柔肃穆风”,此联对仗工整,视觉与触觉交织。青松的“傲立”展现出坚毅与挺拔,“庄严色”赋予其庄重之感,体现出生命力的顽强;翠柳的“轻柔”则与青松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春日柳枝随风舞动的柔美姿态,“肃穆风”虽用词独特,却也将春风轻柔又带着春日初醒的静谧氛围烘托出来,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凸显塞北春日独特景致。
- 颈联:“陌上湖清通远路,门前岭乱望枯蓬”,从远近不同视角展开。“陌上湖清”描绘出乡村田野中湖水清澈的宁静画面,且湖水与远路相通,给人以开阔、辽远之感,延伸了诗歌的空间感;“门前岭乱”写出眼前山岭在春日初临时仍有杂乱之态,“望枯蓬”则抓住了塞北春迟,枯草依旧的特点,与前句的湖清形成对比,既展现出塞北春日的真实景象,又蕴含着春日尚未完全驱散冬日萧瑟的遗憾。
- 尾联:“三春润泽桃花梦,漫步街头找绿丛”,诗人的笔触从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转向内心期待,“三春润泽”表达出对春雨滋润万物的期盼,“桃花梦”象征着春日美好的憧憬与希望;“漫步街头找绿丛”,一个“找”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在街头寻觅那一抹绿色,富有生活气息,也体现出诗人对春日生机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对仗工整,巧妙地将塞北惊蛰时节既有生机又残留冬日痕迹的景象展现出来,借景抒情,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