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
—— 记镇原县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席娟
文/段广亭(甘肃)
席娟,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及全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她的出生地是本县临泾乡毛头村,家里父母都是朴实本份的农民,他们对自己的长女席娟从小就和善教育,引导孩子诚实、勤奋、礼貌、感恩做人。生性谨慎、寡言、细心的席娟在父母严教中和其他弟妹都很认真学习,十年寒窗苦,她考取医学院成为家里的骄傲。1996年席娟在镇原县第二人民医院踏上妇产科临床工作征程,之后又在兰州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业务知识和专业医术。她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疗技术和理论基础修养炉火纯青,悬壶济世责任心和使命感帼国不让眉须,成为医院妇科精英,广大妇女和新生儿的生命希望,谱写了生命的赞歌。

席娟甘于奉献爱心,和风细雨服务患者,在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她能熟练完成各种妇产科手术,开腹子宫切除术、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宫颈锥形切除术、会阴修补整形术,擅长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的筛查及治疗,各种产科危急重症的诊断及处理都精细、稳妥、周全,治愈和拯救了每一位患者,使来者痛苦,去者欢喜。2023年一个周末的深夜,刚睡觉不久的席娟被电话铃声惊醒了,夜间值班医生紧急呼叫:“席老师,快抢救病人”。她急忙跑到医院,一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突发子痫抽搐、心力衰竭。抢救刻不容缓。她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组织全院多学科抢救。手术中,护士恐惧的呼叫:心脏停止跳动。家属当场绝望哭天喊地。“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席娟临危镇定,一边组织团队争分夺秒有序抢救,一边稳定家属惊恐悲伤情绪,使抢救有条不紊紧急进行。这时候,又节外生枝,产妇的婆婆惊吓晕倒了。她马上按排对产妇婆婆进行抢救。在死神与患者分秒必争之际,她像一位大战中的将军临危不乱,指挥操作有序,大胆启用了心脏除颤仪,“一次”“二次”,护士们急的头上冒汗,终于喊出“心跳恢复”!她静静指挥:“继续辅助呼吸”、“循环管理”。两个多小时的抢救,死神败退,产妇的生命挽救了,产妇的婆婆也苏醒了。产妇家属抹去眼角的泪水,感激地说:“席主任,寒冷的天,你穿这么薄的睡衣,快去加点衣服吧!”席娟才不好意思发现自己抢时间没有穿外衣,也感到自己浑身一股冷感。医者仁心,面对救活的产妇一切平安,她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舒心的笑了……像这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强度,席娟自己也说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她只有一个坚强的意念:“我是一个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


作为县一院妇产科的铿锵玫瑰,精英妇科主任,为使镇原县妇科高医术服务患者,她从来没有忘记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和教育,多年来,一手带出来的年轻医生已有十多名,她们分别在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镇原二院、平泉等医院独挡一面,为妇女患者解除痛苦,使千家万户平安和谐。如今,这些医生们多次获得市县级专业表彰,形成了镇原县妇产队伍的联网防治中坚力量。席娟说“带着感情看病,凭着技术开方,这是我的工作准则”,也成为了这些年来妇产科科室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呵护生命,迎接生命使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被省卫生厅评审为爱婴医院,同时和甘肃省人民医院结为医联体。荣誉的获得,成绩的肯定,使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三八”队伍铿锵有力,走向辉煌。
(一位产妇家属的报告)
小孙女出生记
文/幸福一家人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三八节的脚步在不知不觉中悄然临近。在这个充满温情、希望与敬意的时节,我们家迎来了一件天大的喜事——小孙女的诞生。这不仅仅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更是一段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段故事中,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席娟主任,以她的专业、爱心、责任感和非凡的医术,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一、期待中的小生命
儿媳的怀孕,让全家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从得知怀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做着各种准备。买婴儿用品、布置婴儿房、学习育儿知识……每一项工作都充满了我们对这个小生命的期待和爱护。
然而,随着预产期的临近,我们的心情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儿媳在孕期检查中,被查出了一些高危因素,这让我们的心始终悬在半空。我们深知,分娩对于每一位母亲来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更何况是在存在高危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更加关注儿媳的身体状况,每一次产检都如同过关斩将,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为了确保儿媳和胎儿的安全,我们选择了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分娩的医院。这家医院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妇产科,更是以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而闻名。我们打听到,妇产科的席娟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医生,她曾经拯救过无数母婴的生命,是我们心中的“守护神”。
在儿媳即将临产的前几天,我们提前住进了医院。病房里,儿媳躺在床上,脸上洋溢着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和期待。然而,那份忐忑和不安也时隐时现。她不时地摸着隆起的肚子,和肚子里的小生命说着悄悄话。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能默默地祈祷一切顺利。
二、与席娟主任的初遇
就在我们焦虑不安的时候,席娟主任走进了病房。她身穿白大褂,面带微笑,那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她轻轻地走到儿媳的床边,开始询问儿媳的身体状况和感受。她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专业和严谨。
席娟主任仔细地查看了儿媳的病历和检查报告,然后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目前的情况和可能的风险。她的话语简洁明了,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也能听懂。她告诉我们,虽然儿媳存在高危因素,但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顺利分娩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她的话语如同一剂定心丸,让我们悬着的心稍微平复了一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席娟主任每天都会来病房查看儿媳的情况。她总是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话语鼓励着儿媳,让她感受到了医生的关爱和温暖。她还经常与儿媳聊天,分享一些育儿经验和知识,让儿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深深地被席娟主任的医术和医德所折服,也更加坚定了选择她作为儿媳分娩医生的决心。
三、产程的波折与挑战
然而,分娩的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儿媳的产程开始了,但进展却非常缓慢。她疼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席娟主任也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她不时地调整分娩的方案,给予儿媳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她告诉我们,分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媳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胎位不正,胎儿窘迫,这些并发症的出现让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席娟主任也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她立刻组织团队进行了紧急会诊。在会诊中,席娟主任详细地分析了儿媳的情况,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她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
我们深知,这个选择关乎到儿媳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格外谨慎。我们和儿媳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选择剖宫产。虽然我们知道剖宫产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选择。席娟主任也向我们保证,她会尽最大的努力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母婴的平安。
然而,手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手术前,席娟主任和她的团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他们仔细检查了手术器械、麻醉设备、监护仪等一切可能用到的医疗设备,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四、手术台上的生死较量
手术终于开始了,我们被请到了手术室外的等待区。那里的气氛紧张而压抑,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们不时地透过手术室的门缝向内张望,希望能看到一丝希望。然而,手术室里却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手术室内,席娟主任和她的团队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她身穿手术服,戴着口罩和手套,那双眼睛专注而坚定。她熟练地操作着手术器械,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误。她的身边,是几位年轻的医生,他们紧跟着席娟主任的步伐,协助她完成手术。整个手术室里充满了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然而,手术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儿媳存在高危因素,手术的风险大大增加。席娟主任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地操作,以确保母婴的安全。她不时地抬头看看监护仪上的数据,调整手术的方案和节奏。她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有力。
就在手术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儿媳的子宫突然出现了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席娟主任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迅速指挥团队进行紧急处理。她一边用纱布压迫出血点,一边吩咐助手准备输血和抢救设备。手术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我们知道,大出血是剖宫产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会导致母婴的死亡。我们焦急地在手术室外等待着,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儿媳和胎儿的生命正悬于一线,而席娟主任是她们唯一的希望。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席娟主任展现出了她超凡的医术和冷静的头脑。她迅速判断出了出血的原因和位置,然后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她用手中的手术器械精确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关乎到母婴的生死。她的额头上的汗珠不断地滚落下来,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专注。
然而,尽管席娟主任拼尽全力,但出血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她深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儿媳和胎儿的生命都将危在旦夕。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切除子宫以止血。这个决定对于席娟主任来说并不容易,她知道这意味着儿媳将永远失去生育能力,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在生死面前,她没有其他选择,她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确保儿媳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当席娟主任把这个决定告诉我们时,我们虽然感到震惊和难过,但也深知她的无奈和苦衷。我们相信她的专业判断和医术,也相信她会尽最大的努力来确保儿媳和胎儿的平安。我们紧紧地握住彼此的手,默默地祈祷着手术的成功。
五、生死之间的抉择与坚持
在席娟主任的果断决策下,手术继续进行。她用手中的手术器械精确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光芒,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术的自信。
手术室内的气氛仍然紧张而压抑,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席娟主任的信任和敬意。我们知道,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只有她能够拯救儿媳和胎儿的生命。我们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希望母婴能够平安无事。
然而,手术的过程并不轻松。由于大出血导致儿媳的身体状况极度虚弱,手术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席娟主任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地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母婴的安全。她不时地抬头看看监护仪上的数据,调整手术的方案和节奏。她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有力。
在这漫长的手术过程中,席娟主任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冷静。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死神进行着一场殊死搏斗。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她的每一个决策都显得那么果断而明智。我们深深地被她的医术和医德所折服,也更加坚定了对她信任和敬意。
终于,在席娟主任和她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成功了。儿媳的子宫被保留住了,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胎儿也在医生的努力下顺利娩出,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啼哭。那一刻,我们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那是新生命的诞生之歌,也是我们对席娟主任无尽的感激之歌。
六、术后的关怀与陪伴
手术结束后,席娟主任走出了手术室。她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了坚定和欣慰。她告诉我们,手术很成功,母婴都平安无事。听到这句话时,我们的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喜悦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我们紧紧地抱住席娟主任,向她表达着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儿媳被送回了病房,席娟主任也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她不时地查看儿媳的身体状况,给予必要的治疗和建议。她还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儿媳和新生儿。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了医生的关爱和温暖。
在儿媳住院期间,席娟主任每天都会来病房查看她的情况。她总是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话语鼓励着儿媳,让她感受到了医生的关怀和支持。她还经常与儿媳聊天,分享一些育儿经验和知识,让儿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深深地被席娟主任的医术和医德所折服,也更加坚定了对她信任和感激。
除了对儿媳的关怀和指导,席娟主任还非常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和教育。她经常组织科室内的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让年轻医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她还亲自带教年轻医生进行手术和操作,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副社长、认证编辑,《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多家刊物和平台特约作家,爱好书法和摄影,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