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偕郑诗明会长等访王平先生
王尧时(海南)
仓头村里访贤良,诸友时闻流韵香。
三度征联风雨路,一朝刻石月星光。
专家依律选佳作,故事感人留锦章。
世众同钦其德盛,吟魂永驻耀炎黄。
赏析
首联“仓头村里访贤良,诸友时闻流韵香”,直接点明了探访的地点与对象,仓头村这个普通的村落,因为有了贤良之士王平先生的存在而显得不再平凡。诸友相随,一路感受流韵飘香,既是对王平先生才情的赞美,也体现了此次探访的愉悦氛围。
颔联“三度征联风雨路,一朝刻石月星光”,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王平先生在撰联到征联道路上的坚韧与成就。三度征联,风雨无阻,体现了他在对联创作上的执着与热情;一朝刻石,月星光耀,则是他才华得到认可的象征,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赞扬。
颈联展现专家选作严谨,和王平在征联的过程中许多故事感人至深。诗人提到专家们依照严格的格律标准挑选优秀作品,体现了对楹联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尊重。而王平先生向全国各地征集作品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进一步突出了王平先生精神之可贵。
尾联盛赞王平先生高尚品德,升华全诗主题。“世众同钦其德盛,吟魂永驻耀炎黄。”在此联中诗人将对王平先生的赞美推向高潮,指出世人共同钦佩王平先生的高尚品德,其对联创作的灵魂和精神将永远闪耀,照亮中华民族的文化天空。“吟魂永驻耀炎黄”不仅是对王平先生个人的高度赞誉,更是将其放在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评价,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王平先生的深深敬意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如“流韵香”“风雨路”“月星光”“锦章”等,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同时,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华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王尧时,1952年出生。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人。自古至今唯一以七言民歌意释《道德经》之作家、诗人、人民书画家。系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得一诗书画院院长。曾是世界华人文化交流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兼《海南联粹》执行主编和《琼苑》、《鱼鳞洲报》、《东方诗联》主编。现为《琼声》、《大众诗联》主编。著有《“道德经”意译歌》、《诗书缘》等书。其家庭被评为2020年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