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现场纪实
■钟欣、芯英//车八岭探秘:解码北回归线上的自然博物馆
■范芯//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散记
■诗词天地
■温飞宇//车八岭采风前奏与钟军先生词(组诗)
■刘茂兰//车八岭回响(外一首)
■吕眉洁//那块田
■高瓦老黎//从岭到坑
■骆阳叶//参观车八岭自然博物馆有感二首
■罗源桥//车八岭自然博物馆(外一首)
■肖美莲//车八岭自然博物馆古树赞(外一首)
■梅馨//始兴车八岭博物馆
■现场纪实
■车八岭探秘:解码北回归线上的自然博物馆
钟欣、芯英
3月2日,笔者与岭南的作家、诗人、摄影家、企业家等30余人,一同前往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本次重返之旅,相隔十载春秋,再次足踏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所经历的一切皆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经展陈升级后,其呈现出的全新面貌,实乃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令人沉醉不已,流连忘返。
此次采风活动,由广东省车八岭博物馆展陈设计负责人钟军先生担任向导。他带领团队展陈了这座博物馆,不仅融入了自然元素,还巧妙地运用了高科技手段,使得馆内标本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岁月的灵动故事。正如韶关市仁化县诗词协会主席刘茂兰女士在诗中所述,威猛的华南虎、领角鸮、胸竹鸟等动物,用沉默勾勒出它们往日穿梭林间的模样;而金斑喙凤蝶与仙八色鸫虽无声,却已在记忆中展翅翱翔;红尾水鸲、白额燕尾等鸟类也通过它们的独特故事,被岁月珍藏。
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1年,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该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4年,又加入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车八岭保护区总面积达7545公顷,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赣交会处,地处北纬24°线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约19.6℃。保护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地貌特征山高谷深。这种独特的地势地貌造就了适宜森林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及众多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因此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
截至2023年底,车八岭保护区共发现有野生高等植物2077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野生动物1692种(脊椎动物469种、昆虫1223种),其中更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9种;大型真菌702种。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一行人深入了解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车八岭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珍稀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众多珍稀植物的家园。例如,桫椤、人面子树、红花荷等珍稀植物在这里茁壮成长;而野生动物的种类也非常丰富,从常见的松鼠、野兔到罕见的华南虎、金钱豹等猛兽都生活在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车八岭博物馆作为此次探访的重点之一,不仅展示了保护区的自然风光和生物资源,还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别展示了保护区的历史沿革、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此外,博物馆还配备了多媒体互动设备,让观众能够亲身体验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之美。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东车八岭保护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散记
范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于作家和诗人而言,大自然永远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2025 年,一群怀揣着文学梦想与创作热忱的岭南作家、诗人们走进了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惊喜的采风之旅。
晨光熹微,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岭南大地,作家和诗人们便踏上了前往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程。他们来自城市的各个角落,有白发苍苍却依旧笔耕不辍的文坛前辈,也有朝气蓬勃、初露锋芒的文学新秀。一路上,大家兴奋地交流着,对即将到来的采风充满了期待。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是中国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典型地带。这里保存着大面积原始森林,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是无数自然爱好者和文学创作者心驰神往的地方。
随着车辆逐渐驶入保护区的范围,窗外的景色变得愈发迷人。连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作家诗人们的目光被这美景深深吸引,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一路的风光,心中的创作灵感也在悄然涌动。
当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在眼前缓缓打开,作家和诗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为他们安排了专业的导游,带领他们开启这场探秘之旅。
沿着蜿蜒的林间小道前行,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周围的树木高大挺拔,枝叶交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作家诗人们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他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走进自然博物馆,在设计、布展该馆的钟军老总的介绍下,他们了解到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有高等植物 1928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4 种,如伯乐树、伞花木等;脊椎动物 365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4 种,如华南虎、黄腹角雉等。每一种动植物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和谐的生态系统。
不管在馆内还是馆外,都让采风的作家诗人们看到了许多奇特的植物和景观。有一种叫做“绞杀榕”的植物,它的藤蔓紧紧地缠绕在其他树木上,不断地吸收养分,最终将寄主树木绞杀致死,自己则成为一棵独立的大树。这种残酷而又神奇的生存方式让作家诗人们感叹不已,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与残酷,也领悟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采风,让作家和诗人们真正了解到,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自然生态的宝库,也是一个科研和教育的基地。多年来,保护区的科研人员们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他们通过监测和研究,了解了保护区内动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为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科普夏令营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作家诗人们对保护区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表示钦佩和赞赏,他们认为这些工作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传承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风中,作家和诗人们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大自然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只有深入自然、了解自然,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更多的人传递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一天的采风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作家和诗人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离开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次采风活动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
在回程的路上,作家和诗人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这次采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用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大,用诗歌传递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作品,可以唤起更多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采风之旅虽然结束了,但作家和诗人们的创作之旅才刚刚开始。他们将带着在大自然中汲取的灵感和责任,继续前行,用文学的力量为保护自然环境、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期待着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文学的力量。
■诗词天地
■去车八岭,拾起途中风景(组诗)
温飞宇
向车八岭启程,韶关三地文人
从乐昌、仁化、浈江上高速
赶路的焦点,早晨九时三十分
等候聚集,定位于博物馆门前
我的车内,周彰源一直在怀疑
他的导航偏离了方向,故意
从车八岭山脊穿过,读风声
读百亩樱花,一杆杆红色幡旗
过幽径,手机信号遭遇抢劫
唯有靠碑记,充当导游的标识
动物、昆虫、植物的字体
告诉我,自然的山水已经舒展
在博物馆门前,那些作家诗人
他们没有失去时间的诚信
比我远的路途,比我早到达
缘由,周彰源的车走长了捷径
六台车不言速度,暗示了景色
那些早到迟到的每一颗心
分明在窥探,博物馆内的奇书
钟军的笔,如何呼喊王者归来
给钟军设计的车八岭博物馆
说到车八岭自然博物馆构建
不可以绕开钟军的名字
如野兽的足迹,植物的脉络
飞鸟、鱼类,昆虫庞大的家族
这些名词,熟悉与陌生
能在眼球里定格、发出亮点
都是他的作业,任由旁人打分
尤其以为很远的侏罗纪年代
一幅图、几行汉字,立上模型
那位设计者,总能别出心裁
于四层楼空间,安放零距离
自然资源,并不是虚空的描述
它,以灵动的标本来出现
采集不到的活体,也做成模型
程序,也只是在车八岭身上
揭了几片鳞,替代了生灵百万
以致于,来来往往的参观人流
值得为它喊出震撼,为博物馆
读进记忆,如存放的酒
每天都在发酵,人与自然的爱
在一个始兴人的眼中,总是
用生态的空间,不停修补自然
车八岭,有一个这样的人
一个指挥没计、布展精英的人
同样,也可以当作讲解员
从自然博物馆第一层到第四层
植物、昆虫、动物,以及鱼虾
每一个句子,还要有诗的意象
很硬的一些文字,太强的逻辑
从他口中,从他姿体语言里
能得到答案,磁了一批粉丝
如此一个人,堪比一条溪的柔
他从不让自然生态扭曲
做一个石埻,首先要有水的情
于山边排上长廊,要有念想
最少,会停下来观望一杆笔峰
为了一口深潭,耗光了诗词
更有力度的折服,属后勤保障
订几桌子饭菜容易,菜式
则花费了想法,比如亲自钓鱼
亲自下厨油炸,当小吃摆件
再比如一碟白木耳,肉厚爽脆
它长在车八岭,是地道的山珍
我们骗他,把自己说成是诗人
他没有质疑,还享受上当感觉
不信,你看给我们拍照的现场
如一方大咖导演,要凸现特色
因为,弥漫于车八岭的诗味
是他要寻找的美食,比春还香
一个人,将游玩贴上采风标签
他才是高手,哄骗我们写诗
在车八岭说虎
世道很新,山上的虎没见到
打虎的声音一直没停过
那些穿着衣服的人,成了虎
在人群里的可亲样,也被打倒
真正的老虎,害怕听懂人话
车八岭,才会大度地腾出空间
呼喊它归来,以王者的高贵
只是,说人话的老虎也是王者
以贪婪,损伤了山林的名义
同为王者,人与虎的纠结
一个要好好保护,一个要打倒
我有些迷糊,又似乎异常清醒
一入车八岭博物馆的大门
能听见浮雕上的虎,向天长啸
■车八岭回响(外一首)
刘茂兰
鹰告诉我秘密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
设计大师钟军把自然融入高科技
回响和谐共生
野生动物生境廊
钟总用特有角度凸显自然生命
标本栩栩如生
诉说着往昔岁月的灵动
华南虎的目光 穿透时光
那威风凛凛 曾是山林之王
领角鸮 胸竹鸟 用沉默
勾勒往日穿梭林间的模样
金斑喙凤蝶与仙八色鸫虽无声
却在记忆里 展翅翱翔
红尾水鸲 白额燕尾
它们的故事 被岁月珍藏
车八岭采风让我大悟
人与自然是共生伙伴
与万千生灵 同栖于大地
共享阳光雨露 山川湖海
车八岭回响
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姿态
保护自然是守护我们的根脉
愿和谐之花永远盛开
石笋
石笋是什么
带着好奇来到亚力坑森林公园
惊叹大自然神奇
石笋岩地貌美如仙境
抬头仰望萦绕翻滚
亚力坑深藏着自然杰作
石笋戳破岁月的帷幔
告诉答案
石笋 石蛋 石柱 是大地的情书
铁笔插深潭倒写文章天作纸
诗句在风中漂浮
天作纸那是宇宙宏图吗
咦 石笋像铁笔勤书写
俯身捡起小石笋
与大铁笔比量似握住了时光的笔杆
铁笔开启灵感狂欢
文字如飞鸟在石间穿梭
诗友情似溪流在石缝中蜿蜒
以自然为墨 以心为砚
书写自然“笋”
■那块田
吕眉洁
那块田呀
是亚力坑森林公园
苔藓在年轮上缝制棉被
松针把黄昏的邮戳
盖进土地的信封
那块田呀
是车八岭自然博物馆
每粒泥土都是未拆封的档案
年轮是抽屉里松果的化石
蚯蚓在根系间翻译青铜铭文
那块田呀
是车八岭自然风景区
蝴蝶正搬运着光的门票
候鸟用翅膀翻开四季的扉页
麦浪在风中校对星图的注脚
当月光浸透犁沟的指纹
所有寂静开始发芽
在露珠的透镜下
整片原野正在重新
命名自己
■从岭到坑
高瓦老黎
岭,是车八岭
清溪古木,万千标本
在这里,哪怕是游客
哪怕是摇桥,哪怕是一片枫叶
在这里,都可以拒绝
轮回的力量
坑,是亚历坑
铁笔深潭,水云栈影
在这里,哪怕是文章
哪怕是骚客,哪怕是一缕凡念
在这里,都可以沐浴
高贵的灵魂
■参观车八岭自然博物馆有感二首
骆阳叶
其一
车八岭中博物藏,自然奥秘绽华光。
菌菇百态呈奇样,鸟兽千般展妙章。
科普展厅添智睿,新春佳节伴亲长。
粤北瑰宝情难忘,生态和谐韵久长。
其二
踏入馆中探物忙,粤北生态韵悠长。
两栖鱼类栖奇妙,百鸟千虫展异芒。
亲子同游知万物,家人共赏品沧桑。
自然宝库情无限,科普传承岁月香。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外二首)
罗源桥
依山傍水,翠绿葱茏,绝美幽境
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是自然万物标本的最高荣耀殿堂
诠释着世界的精彩和生命的轮回
以四层楼的大空间
汇集了几千种动植物真实标本
惟妙惟肖,让读者浓缩了广阔的时空
零距离的解读自然生态的宏伟世界
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等各大家族
在这里闪亮登场,定格读者目光
一副标本,一方世界,几句文字
禅悟了生命的短暂和辉煌
这些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
设计者们,总能构思巧妙
以充满灵魂的精美标本展现
让熙熙攘攘的参观人员为之震撼
说到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的规划设计
不可少了钟军这个名字
把人与自然的爱,无缝对接
用自然立体空间,促生态和谐共生
亚力坑森林公园铁笔
倒插深潭,直耸云霄
蓝天作纸,千古玦尘
白云,飞鸟,风雨是流动的诗句
青山绿水是永恒的脉动
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把凝视的双眸紧锁
栈道、身影在闪光里定格
欢乐歌声回荡在两山夹水之间
石笋铁笔,大自然的恩赐和杰作
贯穿古今风雨,留下
铁笔插深潭,倒写文章天作纸
后人至今无言以对
本是一座石笋岩兀立成峰
雄姿美如逼真,云雾缭绕
幻化超自然的想象,化作马良
拔出铁笔,蘸阳光雨露挥写人间豪情
金斑喙凤蝶
还没有看到卢山真面目
仅听名字有蝶、凤、金
就可大胆猜测非同一般的尊贵
金斑喙凤蝶
窈窕淑女般的身段
艳丽、雍华、富态的容颜
在几千动植物佼佼者里脱颖而出
摘得王中王桂冠,捍定了镇馆之座
引得来来往往的参观人员
逐力寻找,定要目睹你灵动风采和留影长存
纵使其他百媚千红,也无法复制
你的王者风范和至尊荣耀
和其他各大宗派一样
生命永远封存在镜框里,成了标本
用肢体语言和生存法则
解释自然生态纷繁世界和奥秘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古树赞(外一首)
肖美莲
环顾车八岭博物馆四周
崇山峻岭,高木修竹
一弯清涧涓涓泠泠
一棵棵欲与蓝天比高的古树
于清流两岸延伸至大山深处
横斜虬劲的枝干,刀刻着风霜的吹打
龟裂的皮肤,诉说着暴雨烈焰的修炼
伟岸的躯干,蕴藏着年轮千百载的故事
苍翠茂密的枝叶,宣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触摸寄生藤在古树躯体上勒出的深痕
震撼从指尖延伸至心魂
这是车八岭
这是来自崇山峻岭
来自大森林的自然博物馆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是知识宝库
贤达钟军热爱自然的构想
借来亚力坑深潭铁笔
于车八岭绘蓝图
一座自然博物馆在森林深处立起
又馆内走笔点画
生物的林林总总跃然于四层大楼展示厅
我赞叹馆内标本的种类和数目
赞叹标本的精美完整和栩栩如生
展厅壁墙,蜻蜓目在灯下翩跹起舞
羽翅有点点金光闪耀
装着药水的玻璃瓶内
真菌白参绽放梦幻般美姿
更有百鸟
或踱步或相鸣
或振翅欲飞或展翅翱翔
与鸟科毗邻于展示厅的还有群兽
一只华南虎引颈啸吼
一只安闲静卧
假山下还有觅食的狼假寐的豹……
一切的一切,和谐又美好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是知识宝库
引领我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车八岭自然博物馆在摇旗呐喊
吹响保护自然的号角
■始兴车八岭博物馆
梅馨
我携程一缕春风
再一次深入您的腹地
小吊桥唱着童瑶依旧守候
漫步于搏物馆展厅
墙体上的各种类动物标本栩栩如生
植物标本虽已风干,依然美丽
阳光透过窗户,光影交错的同时
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我能感受到历史的呼吸及
文化的脉搏在跳动
与金斑喙凤蝶对视,话题是千年
仿佛穿越时空,不尽感慨时代的变迁与沧桑
车八岭博物馆的生成
最不能被遗忘的就是钟军
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艺术设计师
以及特别优秀的团队。
于有限的空间道,将保护区的全部物种精华浓缩
堪称是车八岭物种保护的一把钥匙
诠释了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