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圪跶起舞处,乡村振兴正当时
文/薛艳艳
腊月里,吕梁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大家观看新年音乐会,蒲苇邀请我们采风团于正月初九来体验2025“中阳神圪垯民俗中国年”迎春灯会及民俗中国年系列活动,蒲苇是山西华宇公司董事长、神圪垯村“2025民俗中国年”总策划、总实施者。
蒲苇爱好文学,著有诗集《青青蒲苇》、报告文学《风吹响一树叶子》(上、中、下),出版编著《黄河从吕梁流过》等六部,蒲苇是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受到他的邀请,我们都高兴。
正月初九这一天,天气突变,寒冷异常,我们《吕梁风韵》采风团,顶着寒风,中午时刻聚在国际宾馆门前,等来团里的人聚齐,坐上大巴车一路顺风地向中阳驰去。
到了神圪跶,一下车,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我们裹了裹衣服,冒着寒风向前走。
第一眼看见黄河九曲阵,用大红灯笼围着九曲阵,门前有一副对联:
蛇年大吉
金蛇献瑞新征程
祥龙送福丰收年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走,经过一座高耸楼门,门上赫然有一幅对联:
横批:地承天承
青山如盡春夏秋冬四时溢美
“中阳神圪垯 民俗中国年”活动以逛集市、观民俗、猜灯谜、看演出,闹秧歌、赏夜景、吹唢呐等主题展开,让我们在民俗文化里,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相聚总是短暂,离别怎么那么依依不舍,这里的每一处景点、每一面白墙、每一片灯光秀、长征广场,伟人画像,巨石造型等,都与我们有乡土联系。当我们离开神圪跶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之情。 吕梁市集中打造了100个旅游重点村,一座座灰砖青瓦、古色古香的深宅庭院,一个个修葺一新的新式民居,一处处正在施工的特色项目正焕发出吕梁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今夜特适宜赞许:
民俗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在山西中阳,九曲黄河阵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大唢呐吹奏着百姓的喜怒哀乐,铁花绽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文化符号,构成了乡村独特的精神气质。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乡土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是乡村振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中阳神圪跶民俗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让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城焕发新生。游客慕名而来,体验民俗魅力;年轻人返乡创业,传承文化薪火;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带动百姓增收。这印证了文化不仅是精神财富,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当李白诗句在乡村回荡,当铁花在夜空绽放,当大唢呐声响彻云霄,我们看到的是文化自信的觉醒。这种自信,让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失本色,在发展中守住根脉。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乡村建设要立足本土,发扬传统,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神圪跶的鼓点仍在回响,九曲黄河阵依旧蜿蜒。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我们以文化为笔,以乡愁为墨,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作者简介:薛艳艳,山西吕梁人,供销社退休工人,河北省文联创刊《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诗词春秋文刊》特约作家,《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吕梁诗词协会》会员,《吕梁市读书会》会员,诗作曾发表《吕梁诗坛》《红枣颂》《吕梁工作通讯》《盛世飞歌》《山西诗词卷》《校庆专辑之四》《白云山复方丹参杯》《天安门文学》等,《盛世飞歌》之《沁园春•妇女解放》荣获三等奖,【中国梦・家国情】获优秀奖,小说《开学》《无奈》获《女友》新星奖、特别奖,参加第三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喜获铜奖;《西江月》入选诗词在《山西诗词卷》,成为诗人,第九届至十二届龙风学院学员,连任院长、被评为优秀院长,校庆被评为优胜学员;笔名是严雪,呢称燕子,一直喜欢诗文,文作散见于《诗词春秋》《书香怡园》《诗天子》《中国诗歌报》《双馨文苑》《绚丽烟火》《华都美刊之声》《双槐文苑》《孔雀平台》《静水流深牡丹苑》《诗人样本》《蒙东作家》《世纪文化名家》《天安门文学》《红罗山文学》《作家地带》《吕梁风韵》和《青萍文艺》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作家故事》杂志2020年第4期(总第5期)封面人物。功夫不负有心人,佳作频传尚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