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的诗歌是真诗歌
文/云蒙山人
“彼岸的诗歌是真诗歌,彼岸才是真正的诗人。”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男神级”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无数人仰慕的著名作家刘剑锋先生说的。
我认识到这一点更早,大约是在35年前。那时彼岸是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幸看到他油印的诗歌小册子,其中《山女子》长诗颇为震憾,更有“酸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们在山坡上玩猫猫咪/一阵风吹来/不见了你的踪迹”等牢记于心。我们也曾在首届“洛城飞花”诗歌大奖中以获奖者的身份相遇。在那个文艺和文艺的年纪强烈碰撞的时代,我们都是文学的朝圣者,尽管还没有人指出“文学依然神圣。”
3月1日晚10时23分,我收到彼岸小窗私发的小诗《三月的小雨》。和着淅淅沥沥雨声,我先睹为快,且有心得不吐不快——先将全诗贴出来。
三月的小雨|彼岸(陕西)
做丝,你只垂钓
绿叶、花朵、露珠,行走的蚂蚁
布道者
请不要垂钓石头、瓦砾、枯井
爱说谎的蛇
无需带雷
再大的响声,也叫不醒
装睡的人
你只需,迈动细碎针脚
你只需做丝,即使断了
还有旧时蚕,还有我的眼睛
接纳你
(于2025年3月1日)
这首只有3节的小诗,整首不过80多字,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展示出多彩的画面,传达出深刻的哲思。
平凡的意象不平凡。春雨,或者说“三月的小雨”是诗歌司空见惯的意象,但彼岸笔下的春雨不落俗套。首先,它是拟人化的春雨,如缕缕丝线从天而降,仿佛由一只神奇的大手掌控,而那大手的主人却是一位意味深长的“垂钓者”。其次,这垂钓者与作者心有灵犀,它只与“绿叶、花朵、霞珠”这类生机勃勃的感恩者对话,不与“石头、瓦砾、枯井”这样麻木不仁”的旁观者为友。最后,“布道者”与“爱说黄的蛇”形成一组对比的隐喻,传达出作者鲜明的立场:褒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样,三月的小雨一出场便成为肩负使命、表明态度的意象,这里没有含糊不清,只有旗帜鲜明,赋予一场春雨崇高的使命,把这种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现象极大地拔高,成为作者心迹的坦露、情怀的表白与决择的陈述。
普通的意境不普通。春雷,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信手拈来的抒情凭借,彼岸却赋予它不同的意境。“再大的响声,也叫不醒装睡的人”,是对首句“无需带雷”的倒装式注解。勤奋者不用扬鞭自奋蹄,懒惰者说破嘴皮不动弹。正因为如此,我们这预兆丰收、传递勤奋、唤醒生机的春雨,你“只需迈动细碎的针脚”,绣出你七彩绚烂的画卷。春雨是脚踏实地的“行者”,自有人与你同心同向,同频同行。诗歌第二节凭借“无需带雷”的反衬,营造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境。生命有限,天道酬勤,但向耕耘,不问收获,这是我从中读到的深意。
简单的主旨不简单。从春雨到春蚕,既是彼岸在意象上的夸张转换,又是意境上的大胆跳跃,更是主旨上的独特升华。诗歌第三节,我们惊讶地发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觉扑面而来。春雨啊,“你只需做丝,即使断了/还有旧时蚕”。一种生死轮回的奇妙扑面而来,让人竟分不清到底今时雨是旧时蚕的来世,还是旧时蚕是今时雨的前世。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哪怕是春雨已经停歇,“还有我的眼睛/接纳你”,接纳这春雨,接纳这四季,接纳这人生,接纳这艺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场司空见惯的春雨,就这样在彼岸笔下充满了自然的诗意与人生禅意,这首《三月的小雨》也淅淅沥沥落进读者的心里了。
总览《三月的小雨》,体现出彼岸诗歌的明显特征,那就是从平凡中发现哲思,从普通中思考理趣,从平实中提纯深意。这与他以往人们耳熟能详的《到天空去放羊》《飞机飞过村庄上空》等精美文字异曲同工,更与他“诗歌温暖人生”的艺术追求相辅相承。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勤奋是勤奋者的方向盘,懒惰是懒惰者的避雷针。文友彼岸(李环宇)谦逊而勤奋,在本职工作之余开慧眼、动慧心、启慧智、得美文,不知不觉已走过了生命的春天。单值得钦佩的是,彼岸依旧“儿童急走追黄蝶”,即使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但它们带来的灵感,会一如既往潜藏在彼岸睿智的眼眸中,展现在他灵动的文字里。
彼岸的诗歌是真诗歌,彼岸这人是勤奋人。我们期待他继续挥动勤奋的桨、掌握勤奋的舵、乘着勤奋的风,扬帆远航,直达诗歌艺术成功的彼岸。
(2025.03.02,于云蒙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