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永远传承
文/赵国栋
三月五日
是个难忘的日子
"向雷锋同志学习"
是伟人毛泽东的光辉题词
我们这代人
生在新时代
长在红旗下
对雷锋这个名字
刻骨铭心
几十年前
学雷锋做好事
蔚然成风
到处个都有雷锋的身影
可后来
社会风气不尽人意
有人跌倒没人敢扶
有个落水没人敢救
做好事的人被误解
甚至被诈
让人寒心
善良被邪恶沾污
有的人
良心被狗吃了
……
当下
我们的领航人
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拔乱反正
力挽狂澜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打造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让雷锋的名字
响彻云霄
形成人爱人人帮人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以此
雷锋的名字
象春风一样
吹拂中华大地
走进大街小巷
走进机关学校
走进厂矿企业
走进千家万户
走进人们心里
……
雷锋啊雷锋
你是不老的青松
时代呼唤着你
中华民族的振兴
需要你的精神
要让你的精神
在神州大地
永远传承!
(写于2025年3月5日)
这首诗以激昂的语言表达了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与传承的决心,语言质朴而有力,情感真挚,充满正能量。诗评从诗歌主题、情感表达、意象运用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了细致剖析,揭示了诗歌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同时结合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对诗歌和雷锋精神都有更深刻的理解。
诗歌内容:诗歌开篇点明三月五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伟人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让雷锋的名字深入人心,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接着通过今昔对比,描绘了曾经学雷锋蔚然成风的景象,以及后来社会风气的转变,如老人跌倒无人敢扶、做好事被误解等现象,展现了社会道德滑坡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善良被玷污的痛心。随后,诗歌指出当下领航人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力挽狂澜,让雷锋精神重新响彻云霄,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最后,作者将雷锋比作不老的青松,强调时代呼唤雷锋精神,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这种精神传承,情感真挚而强烈。
情感表达:诗歌情感丰富且富有层次,从对雷锋名字的铭记与怀念,到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与痛心,再到对雷锋精神重新回归的欣慰与振奋,最后表达对雷锋精神传承的坚定信念,情感层层递进,引发读者共鸣,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不老的青松”这一意象来比喻雷锋精神,青松象征着坚韧、永恒,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的不朽,使抽象的精神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风格:语言质朴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但却简洁有力,直接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与观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接受,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也更能贴近读者的内心,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紧扣“让雷锋精神永远传承”的主题,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深刻阐述了雷锋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传承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为营造美好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