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样的灵魂(一)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是南朝时陆凯的诗。
江南是梅花的故乡。
古时,梅酸是家庭必备的酸味来源,和盐一样重要。商族贵族所食梅子就有越族进贡之物。
先秦时,由于气候变暖,梅曾经广种于黄河流域,终南山上,种满了梅花树。
然而,以后由于气候变冷,梅又重撤回到长江以南。
宋时,梅广泛存在于江南城乡。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广州,都是梅树重要的种植产区。农村以种植果梅为主,花开成雪,而城市以及近郊,则有观赏梅花为主的园林,培育出了复瓣的梅花,红梅,粉梅、绿梅,各种颜色,在早春时节竞相开放。一生梅妻鹤子的林逋就是在西湖小孤山上植梅,梅熟之计一度售之谋生的。
宋时绍兴有梅,则以陆游的诗为证。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一一《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家园亭》
作这两首诗时,陆游已经81岁,离他去世只有5年了。在梦里,他又回到了沈园,那个他心心念念,同他的发妻也是他的表妹,终因奉母命不得已离异的唐婉,最后一次相见的地方。他情不能自抑,作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钗头凤》词。而唐婉为情所苦,没有几年就抑郁去世了。
在梦里,沈园春水碧绿,梅花在开放着,他恍惚又来到几十年前题写《钗头风》的墙壁面前,那字迹仿佛还在。他在梅花间寻找着,但却始终见不到她的影子。
由此可见,那个时候,沈园里就种着梅树。
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梦见花,具有两种意像,一种是最深切的柔情和相思,陆游确实忘不了唐婉。另一个就是自我精神的表达,而陆游恰恰一生酷爱梅花。他一生,60年间万首诗。其中梅花诗就有150余首,还不包含其中含梅句子者。
坚韧,清高,坚守理想,矢志不移,严寒时,却豪迈俊放。陆游的一生就是梅花似的一生。
28岁时,科举考试,因为成绩太优异,得罪了权相秦桧,被除名。直到33岁才入仕途。不料40岁又被罢了官。
45岁时,重新被启用,却命运多舛,51岁又被罢官。接着53岁做官,54岁罢官,62岁做官,65岁罢官。77岁时重新被朝廷委任编修两朝实录和三朝史,两年后退休。85岁在故乡去世。
陆游的一生,跌宕起伏,愈挫愈勇,就像梅花那样充满了生命力。
在遭受挫折,情绪低落时,他会想到梅花。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一一《卜算子•咏梅》
他以梅花自励,不改报国之志。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一一《咏落梅》
他愈挫愈勇,梅花简直成了他的化身。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一一《梅花绝句》
"我与梅花有旧盟,即使白发未忘情"。在他心目中,他自己己是梅花了。
钱钟书先生曾说:"陆游写梅,实则写的是自己。梅花,清瘦孤傲,于寒冬漫溯之时凌寒而开。开也便罢了,偏带一股倔强幽香,偏要开出万物肃杀之中的一点颜色,这与陆游何其相似!"
如今的绍兴接近陆游三山故居的鉴湖北岸,以及陆唐二人最后一次相会的沈园,都遍植梅花,以纪念这位一生以梅自励的诗人。
而我,每年梅开之际,都会去寻找诗人那梅花一样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