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师直有线连
文/李春梅 诵/黑丽华
朝霞日岀红艳艳,
人民军队谱新篇。
六十一师红军师,
朝鲜战场美名传。
无数先烈献青春,
凝铸无数钢铁汉。
华北一级两英雄,
屡立战功高风范。
失去手指王连生,
刘正昌身遭数弹。
人民英雄不胜举,
强将手下无赖汉。
如果细细表下去,
三天三夜说不完。
回怔那时我当兵,
六九年到有线连。
开始坐的闷罐车,
入伍新兵到西安。
帆布军装穿在身,
帽徽领章红光闪,
当时没有发枪弹,
暂住西安八号院。
大雁塔下照张相,
写封书信家人看。
国家形势很紧张,
正和苏联闹翻脸。
时刻准备着打仗,
天天防着原子弹。
新兵受训真艰难,
紧急集合夜夜练。
部队奉令大转移,
途径陕西汤浴泉。
连队进驻高保镇,
偶尔洗澡去温泉。
经常还挖防空洞,
练习爬杆放线盘。
风雨收线骆驼岭,
酷热千米收拐线。
深夜集合搞演习,
经常忆苦和思甜。
七零年时到天水,
一路步行苦难言。
连队居住石马坪,
土墙瓦屋倒温暖。
生活虽差能吃饱,
土豆辣子大米饭。
每到星期有点肉,
月月能领六元錢。
当年长征大拉练,
途径岷山六盘山。
风冽雾凝成冰水,
茫茫白雪延山川。
顶风冒雪急行军,
夜宿扎营在固原。
拉练约有一月多,
甘肃会宁终点站。
困难艰辛述不尽,
吃水就是一大难。
行军锅内化雪冰,
米袋子里抓炒面?
帮助当地学大寨,
会师楼旁忆苦甜。
艰难之中炼斗志,
比起红军差万千。
饿倒病死有多少?
马匪追击机投弹。
想想当初看现在,
一个太阳两个天!
一九七一年批林孔,
昼夜拟稿大批判。
难忘架线外施工,
甘肃中卫黄河边。
率队连长朱洪庆,
政指导员焦连三。
通信营长禹洪泉,
跟隨施工共克艰。
根根油杆筑长城,
声声号音震关山。
人人滿身沥青油,
个个好像非州汉。
施工车上唱红歌,
油灯之下学毛选。
全心全意为人民,
时刻埋葬帝修反。
至古黄河无通道,
怎阻革命通信员。
耸立高杆平地起,
羊皮筏子当渡船。
那时我管接线头,
担着火炉冒黑烟。
另外跟随两新兵,
好似取经到西天。
连长跟我一绰号,
李小炉匠响全连。
突击奋斗强施工,
红旗插向义兴滩。
条条银线通北京,
捷报电波频频传。
一九七三年轶事,
首次师直大联欢。
汇演任务有我连,
编棑节目不怠慢。
陈志宏管拉二胡,
率队领导焦连三。
我打酒瓶当扬琴,
受师首长美称赞!
军旅轶事一件件,
如同电影眼前闪。
当年英俊壮小伙,
而今耋耄变老汉。
千笔万纸欲不尽。
如有错误提意见!
这真是:
昔日戎装献青春,
半生枕戈为人民。
陇西高原同舟济,
难忘军旅情意深。
战友生涯梦长萦。
当年小伙变老人。
耋耄余热志顽强,
岁夕仍求勇奋进!
2025年2月28
作者.李春梅(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临清市青年办事处南关村村民。小学文化,从小就酷爱学习,对历史文学,文艺很爱好,务农。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