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子
傅华,一位普通的乡村中学教师,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1953年生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新立公社新立屯一户农民家庭,家父傅景生积德行善一生,好事做了一辈子,提起他为人处世,方圆百里人们都赞不绝口,老百姓的口碑极佳。傅华从小深受父亲言传身教、良好家风影响,学会了做人做事。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光辉题词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发表后,就读新立小学三年级10岁的傅华积极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在一位雷锋式的五好战士校外辅导员亲自引领下步入全国学雷锋行列,跟着辅导员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这一学一做一写就是整整62年。
62年来,傅华曾救过三条人命,挽救轻生者26人;解决了轻生、绝食、早恋、网瘾、离家出走等疑难问题近千例;动员辍学返校重读的学生有91人;先后长期义务照顾五保户、孤寡老人8人,先后义务服务过100多位老人;为灾区人民、孤儿、残疾人和贫困学生等捐款累计有14万余元。被新闻媒体和老百姓誉为“东北草原上的活雷锋”。
傅华1973年4月从事教育工作,从教41年,为了学生前途,舍弃了亲生儿子。曾放弃5次进城改行、转干、任教机会,坚守党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长期带病工作,艰苦奋斗,成就斐然。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育人铸魂、立德树人。组建学雷锋、郭明义课外小组920多个,精心指导和积极参与课外小组各项活动,仅逢年过节傅华带着礼物领着独生女儿冬冬或课外小组学生们到深井子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就坚持了26年。
本文限于篇幅,在这里说说傅华老师学雷锋的几个小故事:“傅老师快救救我吧,我要活,我要上学!”1979年12月18日晚10点来钟,已停电,傅华老师点着蜡烛在教研室里备课,突然电话铃响起,声音是那么急促,电话是深井子镇中心医院打来的,电话中说一个意外事故使一名男孩儿胰脏破裂,急需做手术,急需输血,请求支援。傅华放下电话,骑上自行车,冒着风雪就向镇医院奔去,到医院一看,患者是初中一年(3班)的学生昌军,奄奄一息的昌军望着傅老师哭着说:“傅老师快救救我吧,我要活,我要上学!”
经过化验,傅老师的血型与他血型不符,不能输血。输血需要钱,昌家生活十分困难,哪里有钱,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这深更半夜,这大风大雪,上哪去借钱,昌家人急得没办法,昌军母亲吓得直哭。傅华老师说:“别急,我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攒下了60多元钱(1979年傅华老师的月工资42元),先拿来用,该输血输血,该用药用药,该手术手术,不够我明天再想办法,我去跟医生说,我向医院担保。”昌军得救了。
事隔两月,昌军的父亲来校致谢,送还60元钱,傅华说什么也不要,并让他用这钱买点好吃的给孩子补养身体,昌军的父亲感动得老泪纵横,哽咽着说:“傅老师,没有你这60元钱,哪有昌军的命呀!我听有的老师说,你家也非常贫困,在校住宿和学生吃一样伙食,每月6元钱,今天你要是不收下这钱,我就当着别的老师面给你跪下了……”说着说着昌军的父亲真的跪下了,傅华急忙把他扶起,连声说大哥这可千万使不得。
“作为党员,我有责任使党旗更加鲜红。”
“作为党员,我有责任使党旗更加鲜红。”这是一位普通党员傅华的誓言,他说的漂亮,他做的更漂亮。1994年8月6日,昨夜一场特大暴雨使深井子镇低洼地方积存了大量洪水,深处齐腰深,傅华一家租住老李家的房子,院子里、屋里都进了水,险情就是命令,傅华和老伴文静、女儿冬冬赶紧起床,用化肥袋子装上土垒墙堵住大门,用盆和水桶奋力往外排水,一直干到天亮。
这时道东有人大喊:“不好啦!老刘家房子屋里进水啦!快来人啊!”听到喊声,傅华放下手中排水工具,赶紧跑到东院老刘家,险情就是命令,事不宜迟,傅华和那位喊话青年操起铁锹,用化肥袋子装好土堵住房门,然后破窗而入,两个人分好工,屋里一个屋外一个奋力往外排水,又把外边院子里的水也排出去,两个人干了足足一个小时,险情终于排除了。
傅华回到家,继续投入战斗。就在这时前院中学初三学生刘世坤家告急,三间土房挨着西厢房马厩,有几个老鼠洞往屋里灌水,院子里积水过多,外屋门也往屋里灌水,一家三口人急的团团转,束手无策,这时傅华闻讯急忙赶过去,参与抗洪抢险,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四个人奋力排水,干了一个多小时把屋里屋外水都排完了,傅华才放心地离开刘家。
当天中午,傅华刚端起饭碗想吃点饭,深井子镇中学大喇叭响了,发出紧急通知:“凡是居住在本镇中学教师听到通知后马上返校抗洪排水。”听到通知后,傅华立即放下碗筷,随手抓起一把铁锹,急匆匆赶到学校,并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架设电线,往校园外排水。就在同一天傅华将独生女儿冬冬两年的独生子女津贴费100元寄给前郭县乌兰图嘎镇受灾严重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用。
当年8月6日那一天,由于过度劳累,傅华当天胃病犯了,口吐黄绿水,而且很严重,但他没有因此耽误工作。事后,小学民办教师刘勇一家人从农安县回来,听说是傅华保住了他的住房,感激的不得了,当天晚上他找到了傅华的家,一进门扑通一下跪在傅华面前,磕了三个响头,表示感谢。到目前为止,已有五人这样向恩人傅华表达过谢意。
“不用感激我,碰到这样的事,谁都会这样做的。”
事情发生在2017年6月29日,地点郭旗街广场,晚饭后人们陆陆续续来到郭旗街广场,有的跳交谊舞;有的做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有的聚集一起聊天、玩扑克。大约到晚上7点多钟,在郭旗街广场石台上有一位男子突然昏厥倒地、不省人事,事发突然,怎么办?傅华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要紧,急忙冲上石台上和在场的人对昏厥男子进行施救,傅华一边把腿脚放在昏厥男子头下让他枕着,一边用拇指掐住昏厥男子的人中穴位并大声呼叫他。在救助过程中,有一位老大哥递给傅华一个坐垫,让他把它放在昏厥倒地男子的头下,傅华抽出了自己的腿脚,这样才能用上全力参与救助昏厥倒地男子。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大约过了20来分钟,昏厥倒地男子才睁开眼睛,终于苏醒过来。这时积极参与救助这位男子的一位老大哥站起来紧紧握住傅华的双手,含着眼泪和傅华说:“大兄弟,这让我怎么来感激你啊!”傅华说:“不用感激我,碰到这样的事,谁都会这样做的。”原来这位老大哥就是这位昏厥倒地男子的父亲。
62年来,傅华好事做了无数,续写雷锋日记81本,约有436万字。傅华的感人故事,桩桩件件都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到现在为止,已有中央电视台(12)、省市电视台、《现代教育报》、《新文化报》、《吉林日报》、《松原日报》、《中国火炬》、《文明导刊》、《澳门法治报》、“雷锋在线”、“学习雷锋网”、新红网、“中国正能量网”、“日记之声”、海外“华人头条”等12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