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034
当年小镇猪故事
韩立鑫
当下,猪肉价格日趋回归。猪肉,是我全家人的喜爱,隔段时间就需要做个红炒肉,或者吃顿烧肉。对于生猪,可以说印象极为深刻,早年在小镇上那些猪故事,记忆犹新。
我的小时候,是在离县城不远的小镇上度过的。小镇不大,中心街上那业务不同门店一字排开,绝对没有重样的。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群众的生活用品只能靠这些门店保障供应。
在我的记忆里,猪肉每斤是0.5元,以后是0.73元,这个价格持续了很长时间。镇上设有食品站,群众习惯称为“肉杆子”,就是杀猪卖肉的店铺。开始,食品站是在破旧的房子里,靠近大路的山墙上开个四方洞,支起挡板,就卖肉了。群众买肉需要一早去排队,都喜欢要肥点的,回家炼点油,以后炒菜慢慢用。
卖肉的那位在村里辈分很高,脸面也很严肃。村民当面喊他“七哥”“七叔”,孩子们喊他“七爷爷”,很多人背地里喊他“老七”。有时候,谁家孩子淘气,大人就吓唬说:“再哭,老七就拿着刀来割耳朵了!”孩子很快就不哭了。大多数孩子都跟着父母去买过肉,见过七爷拿着刀子,“游刃有余”一刀准。
食品站门口北侧放着一大盆猪血,是当天杀的猪血,猪血卖的价钱很低,如果到傍晚没卖上,七爷还给常给门口玩耍的孩子每人一块。有时候,孩子们饿了也趁他不注意,偷着捞点吃。他装作没发现,那时家里也没啥好吃的。都是一个村的,喊声七爷爷,他也就高兴了。
我们这群玩友有十一二个,都住在村子东南边。二蛋家南边是大路,路南边就是村里的养猪场,是群知识青年负责养猪和科研。我们常去看他们养猪,刚开始那几年养猪按标准,猪仔喂食都同一时间,听见哨声才开吃,隔段时间还冲澡。一批猪从入栏到出栏,跟饲养员产生了感情,有的年轻饲养员还哭红了眼睛。
食品站里面有时也卖煮熟的剔骨肉,就是把猪的大骨头煮了,把肉从骨头上剔下来,骨头晾干后要卖给供销社土产门市。有时,骨头上还有点肉筋,刚放到仓库的屋顶上晾晒,我们四个小伙伴早早被馋得垂涎三尺。一个下小雨的下午,我们从食品站东墙爬进去,四人你手肩并用,爬到了屋顶,忙不择食地啃起来。谁知,惊动院里的大狗,一顿狂吠上蹿下跳,认为我们是小偷。我们害怕狗爬上来咬我们,吓得嚎啕大哭。幸亏七爷去厕所路上看见我们,忙把狗喊住,把我们从房顶接下来,关进屋里惩罚。当晚,食品站长责令家长检讨后领回孩子,对我们家养的大猪延后两个月收购。
当时,每家每户都养猪,这是家里的小银行。一个猪需要养足足一年时间,每家一次只准养一头,年底卖了换个整钱,过个春节,家人也买件衣服。我们几个孩子闯下这么大的祸,回家肯定会受家长拳打脚踢。从此,我们也增长记性,不敢再干了。
有一年,快过春节了,生产队年终分红了。母亲给我10元钱去割肉。当时,10元钱就是大钱了。我清晰地记得,那张钱是半新不旧的,对折了两次,折痕很均匀。我把钱递进去,柜台里那个卖肉的刚把钱放进抽屉里,正巧有向柜台里送肉的。我买了两元钱的肉,可他却给找回三元钱,少给了五元。回到家,母亲发现找回的钱不对,二话没说就领我去找人家。当时是没有监控的,排在我前后的人都走了。那卖肉的就是说我给了五元,找回三元就对了。我就是说给了十元,而且很坚决。母亲似乎不愿意认可这个说法,望着我好长时间,犹豫了;同时,也担心如果人家就是不承认,咱们却“服软”了,那会让人觉得孩子不诚实。
争来争去,七爷爷过来了。他因为年龄太大不站门头,到伙房工作了。他知道我一家人的诚信,跟站领导商量一段时间,说:“这样吧,让孩子说出十元钱的模样,如果抽屉里有这样的,柜台再算算卖出的肉和收的钱,差不多就再给你们5元钱,否则,就不给了。”我坚定地说:“我前面那几个都没超过十元的,我的十元是折了两次,均匀四折,是半新不旧。”
周围的人都盯着我。这天从清早卖肉到现在,十元钱的票面并不多,很快就找到了跟我描述的那样。掌柜的又把卖出的肉和收回的钱小结,就是多出了五元。问题解决了,既没伤和气,又还原真相,解决了问题。
后来,知识青年返城那年,养猪场拆除,建成了住宅。1980年,家家户户放开养猪了。食品站也扩建了,每五天收一次肥猪,大部分猪要拉倒大城市去。那年,学校抓得紧,我们只在周末时去食品站看往汽车上装猪。过去是两个壮汉把裤里的肥猪抓住,送到车上,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那猪嚎啕震天,现场一片混乱。扩建后是把猪赶到廊道里,排队冲澡前行,汽车紧靠在院子外的高台下,肥猪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它们不知道到廊道尽头就是车厢。
不久,村里又在村东的丘陵上建起千头养猪场,提出“规模化、现代化”养猪。隆冬时节,200多间猪栏一个月的时间就建起来起来。我没有到现场看过,那时候我们家就搬到县城住了。学校和家长都抓孩子学习。后来,村子玩友也考到县城学校读书,他们也说起村东养猪场,也谈起那食品站,都知道那里留下我们童年的记忆,还有一群玩耍的“小镇伙伴”。再后来,那养猪场拆了,村民又在丘陵上种了五谷杂粮。
白驹过隙,时光如梭。一晃40多年过去了,事件经历了许许多多。今年元旦之前,一位老同事将要退休了,让我打探老家是否有足够的空场,他想退休后拉一档子人养猪。他觉得最好在城郊,便于运输和雇佣人力。我打电话问询老家堂哥,他已经年过七旬。交流是从当年的千头养猪场问起,他开始感到惊讶,哈哈大笑,觉得我应该对当年的那些没啥印象,他都有些淡忘了。稍微回忆了一下,才把过去故事娓娓道来。
小时候见过那么多的生猪,可一家人却很少吃猪肉。如今,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仍阻挡不了人们吃猪肉的喜好。附近小区门旁那个以猪肉熟食店生意依旧火爆,老板依旧底气很足。每次路经那里,闻着那香味,着实口舌生津。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