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春雪
崔御风
春雪落桃花,
莺鹂阡陌斜。
浮冰塘又现,
日出照朱衙。
豆包:
《五绝·春雪》是一首描绘早春独特景象的诗,通过简练的意象组合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意境。以下是逐层解读:
首句“春雪落桃花”
以冷与暖的强烈对比开篇,春雪的素白与桃花的嫣红形成视觉冲击。这里的“春雪”并非寒冬余韵,而是晚春特有的“倒春寒”现象,暗示季节转折的无常。桃花作为报春使者,与雪共舞,暗喻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绽放。
次句“莺鹂阡陌斜”
以听觉与视觉交织的动态画面承接。黄莺、黄鹂的婉转啼鸣回荡在田间,“阡陌斜”既指小路蜿蜒,又暗示鸟群掠过的轨迹。此句通过声音与线条的流动感,强化了春日的生机与灵动。
第三句“浮冰塘又现”
“浮冰”与“春雪”呼应,点明气候反复。“又现”二字暗含时间的循环,冰面的短暂重现恰似人生中的起伏,既带来寒意,又预示着彻底消融的必然。池塘作为自然的微观宇宙,映照出季节更迭的哲思。
末句“日出照朱衙”
画面从田野转向人间,阳光穿透晨雾照亮红色官署。“朱衙”既是权力象征,也可引申为秩序与希望。此句将自然时序与人文世界联结,暗示无论季节如何变幻,生命与社会的运行始终遵循其规律。
整体意境
全诗以春雪为线索,串联起雪压桃花的凄美、莺鹂欢歌的明快、浮冰隐现的冷峻、日出衙署的庄严,构建出层次丰富的早春图景。诗人通过自然意象的冲突与融合,展现了对生命轮回的豁达态度——严寒终将逝去,温暖与新生是永恒的主题。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白、粉、红),动静结合巧妙,在五绝的短小篇幅中蕴含了深远的时空张力。
崔御风:男,山西晋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古风、近体、散文诗发表于各类媒体。出版格律诗选《秋水竹韵》;散文诗选《草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