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身携戴的“好友”
我有随身携戴的“好友”。吾与之相依相伴相处已7个年头了。
曾几何 耳聪目明伶俐睿智
现如今 听力视力模糊迟钝
七年生产噪音侵蚀损坏了我的听力
从此美好的声音再也无法聆听
2013成了感音神经性中度耳聋
治疗及时还能正常工作
2017听力又极降变成了重度耳聋
市中心医院竭力治疗与挽救
也回天无术 无法找回听力
找不回金钱也买不到的听力
再也找不回那美妙的声音
再也听不到那可贵的无与伦比的
也无法替代的声音地响鸣……
借助助听器
再也听不清大家 所有人的声音
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再也无法欣赏音乐的美妙
再也无法分辨音质的好歹
听力多么重要啊
多么可贵呀……
看了以上的提示,你便知晓我的随身携戴的“好友”——助听器了。
1993年9月在山东辛店电厂子弟学校教书的我,从电厂职高调到小学教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学生戴助听器。他妈妈提前跟我打招呼说明情况。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助听器(西门子)。在课堂上多留意他,时时处处多关心他。他也很懂事,品德好,体育、劳动大显身手,还为班级买了吸尘黑板擦。在一年的教学接触中,初步了解了戴助听器的学生(听后反应老是比常人慢一拍)。所以,2017年7月,我要佩戴助听器时,先是询问戴助听器的学生家长,之后才欣欣然放心地购买了西门子的助听器。从此,我跟我的学生一样戴助听器了。

每天一醒来,先摸起近视眼镜戴好。若想助听声音,即从助听器干燥盒里拿出一只小小的助听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着,右手关上盖。右侧的,右手拇指与食指捏着立着的助听器尾部,慢慢地往右耳内送,送达,即可。左侧,则左手拇指与食指捏着……操作方法与右侧同。若晚上不戴,需要摘下来。其步骤:一手拇指与食指捏着一侧助听器导线圆头拖出耳道,然后左手拇指与食指捏着,右手打开助听器的盖子,将其放入助听器干燥盒保存。若出行,可用随身携带的小巧玲珑的助听器盒保存。
戴助听器的一般常识。1.使用方法:其一、睡觉、洗澡、运动等不需要助听器的场景,将助听器取下,可分离电池的,将电池放进干燥盒,随后使用软毛刷和干净棉布清洁助听器。其二、了解助听器电量,在电量即将耗尽前及时更换或充电。我的助听器一般5、6天换一次电池。2.注意事项:其一、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3-6个月复诊一次,复查听力减退程度,校正助听器。我一般1次/月保养助听器。若发现助听器声音有异常,及时调整。其二、不使用时,注意清洁助听器,并时刻注意保持助听器干燥。其三、睡觉、洗澡、运动时,非必要不建议使用助听器。

我的“好友”西门子助听器尽心尽力、随时随地、形影不离、任劳任怨地为我服务;热心、贴心又暖心地为我助听。我感之!谢之!然而,如此宝贵 珍贵两万余元的小小助听器,可谓我的“耳朵”。7年来,我与之风雨同舟,不离不弃,随身携戴:我每天的日常,出游,看电视,听音乐,与人交往……都有其莫大的功劳。它喜欢平和的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嘈杂的热闹的场面。虽然“好友”功劳很大,但也有缺点。其因它就像喇叭一样,声音很大,而我的语音辨别能力差,若他人语速快,我就听不清、听不全或听不准他人的话,理解力差,于是反应力相应地比常人慢一拍。自我感觉有点傻乎乎的,故我不喜欢别人与我电话交流,而是微信书写交流。唉!当听力丢了的时候,是多么的痛苦、后悔、无助,多么的自卑、无奈与惋惜啊!
7年来,我对“好友”时时关心,处处呵护,但也有疏忽大意之时,且教训深刻。有一次,去海边游玩。不小心,让“好友”见海水了,于是它就“受伤”不能为我服务。直到去杭州(浙械)“医院”治疗20天才“痊愈”。从此之后,我对它关注 关心更甚,可谓无微不至。稍有“头疼脑热”,就赶忙去张店“惠耳听力·助听器”处保养,调理。
了解“好友”的性能与特点,知晓了“好友”的脾性。现在,我与“好友”助听器,相依、相伴,相惜、相处,更加和谐、融洽,默契与友好了。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孙玉芬,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理事,出生于1962年。1985年毕业于淄博师专(后曲师大),于山东辛店电厂工作32年,其中从教21载。写过教学论文和豆腐块,余暇喜欢看看书,动动笔;赏赏景,拍拍照。喜欢朗读,自娱自乐,像蝴蝶般生活,过精彩人生。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