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
——读《随笔抒怀》有感
文/朱细典
蛇年元宵节后的一天,我收到成传治老师的大作《随笔抒怀》(由陈新志老师转交我的)书面设计精美,印刷考究。陈老师告诉我,这本书是从成老师几十年来所写的十几本笔记中选岀来汇集而成的。是诗、联和散文的合编本。
我认真地拜读了成老师的大作《随笔抒怀》,我被书中那字里行间作者所流露出的爱党,爱国,爱亲人的情感所感动。如他在散文《最难忘的时刻》中写道:“晚上,我们来到北京电报大楼,把这喜讯告诉了家中的父母。父母多么为他们的孩子能上北京见到毛主席而感到骄傲自豪!”从中可看出,成老师把自己见到毛主席作为自己人生中最幸福,最自豪的事,是自己的荣耀 ,也是全家人的荣耀。又如他在诗《乐天伦》中写道:“孙子唤爷多亲切,孙女双手扑爷身。”这两句生动写出了孙辈们见他时的感人场面,这何尝不是写他自己的激动心情。
成老师是我读初一时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同事——先在沙店初中共事两年,后在沙店小学同事三年。成老师的工作和家庭情况我是略知一二的。他那不被艰难困苦所折服的精神常常使我感动不已。他最痛苦的是长子夭折,几乎要了他的命。他在《哭儿》中写道:“一九八0年二月十一日戍时,吾儿不幸夭折,永辞亲人,永别家乡。不禁洒泪而叹:痛失吾儿,一去不归。八岁羊羔,不翼而飞,父子远隔,不道竟离。头昏脑胀,晴天霹雳。”这字字句句全是他用自己的血和泪写成的,他心中的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成老师最难的是1996年因计划生育被开除了公职,离开了教育。他在《因超生而被开除公职后务农时所作》中写道:“前年牛教我,如今我教牛。”这句话写得既生动又幽默。表面讲以前他不会犁田,只得随牛拉着犁走,如今可以挥鞭赶牛怎么犁田了。实际是说自己会干各种农活了。农活有很多,如犁田、耙地、铲坎、搭田塍、栽田、割谷等等十多种,要全部掌握这些技术并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作为一个教了二十多年书的老师来说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情。
1998年村小聘成老师教民办,每月只有工资60元。当时他家八口人(两个女儿,四个儿子和老师娘),靠这点工资是很难生活的。成老师只得工作时间到校工作,空余时间上山务农。他在《可喜的飞跃》中写道:“铲墈利用午休时,赤日炎炎的中午!搭田堘在放学后,借助天灯夜光,接连三个夜晚,劳动到十点多”。这短短的几句话,却写了他辛苦的一天,上班到校工作,下班上山劳动。每天吃饭、休息、睡觉满打满算才七、八个小时。当时的清苦我无法想象,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苦中作乐,利用空余的分分秒秒坚持写作,几十年如一日。
“随心所欲写 ,笔落未曾修。抒发即时意 ,怀情不舍丢。”成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这样做既能鼓励自己,又可教育他人,这是 他近六十年来坚持写作的动机和动力。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和不懈奋斗。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最后祝愿成老师的写作道路越走越宽阔,为自己为他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2025年2月28日写于温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