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下的月季花
似火的骄阳,似乎感染了月季花,也似火地绚烂。
一株像是孤单寂寞,但也妖娆无比。
那一池,一片的姹紫嫣红,怒放于天地之间,给盛夏的骄阳展示骄艳。
月月火热在你的眼眸里,季季馥郁在你的呼吸中,一生国色天香在你的灵魂里。
浪漫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表达;优美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姿态;高贵是一种外表,也是一种气质;典雅是格调,也是一种情怀。
对谁都是那般的和颜悦色,但满身是不可亵渎的铮铮傲骨。
骄阳似火,月季花却在似火的的骄阳里似火地骄阳艳。生命的美丽,红满天,红满地,红出浓郁的诗意。
八一放歌
小时候就爱听军歌,一听到那铿锵有力的行军旋律,不由就激情澎湃。
稍长,每当看电影听到战争片中的战歌,或者从广播中听到播放斗志昂扬的军歌,就情不自禁地学唱起来。
自从知道八月一日是我党组建和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耳里和心里会一遍又一遍地响起《国歌》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动人旋律,并不由自主地踏哼起来。
又到八一,2024年的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已经97周年。在这个刀枪与烈火、鲜血和生命铸造的光辉的节日,必须放歌,唱出激动、感恩、怀念、铭记的心声。
八一放歌,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歌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歌唱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解放军由衷的感恩和赞美!
八一放歌,怀着激情、怀着深情,迈动铿锵有力的步伐,唱军歌,唱战歌,唱溶入血液、铸进灵魂里的红歌,歌唱当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的新时代。
八一放歌,唱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军队、对祖国各族人民的热爱与崇敬,唱我对新生活的满足与感谢,唱我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唱我的夕阳红的诗与远方!
梦,在八月深处
一路寻梦,寻到了瓜果溢香、谷稻翻浪的八月。
八月,将香香甜甜的梦挂满枝头,也将饱饱满满的梦摇荡田野。
八月,是梦成熟的月份;八月,是梦收获的月份。梦,端坐在八月的高处,也幽憩在八月的深处。
满池的荷莲,妩媚着醉人的骄艳;满树的桂花,金黄着扑鼻芬芳。压弯枝头的鸡大腿梨、红蜜桃和红富士苹果,硕大的谷穗稻穗和胳臂粗的玉米棒子,一个个自豪又骄傲地展示着梦的繁盛气势。
不管你阔步在八月的大道,还是行走在田间的阡陌,到处你都可以看到梦的成熟和丰收景象。
白云在辽阔悠远的蓝天上将梦悠然放逐,鸟儿在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里将梦尽情地歌唱,蝴蝶、蜻蜓、青蛙都用各自的方式、发挥着各自的优长,欢快地歌舞梦的畅想。
八月,夏去秋来,梦不仅仅只在近处,浅处,更还在远处、深处。
春梦在八月的枝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美梦客观的实现;而大梦,即一生的理想之梦,在人生的八月,有可能刚刚发芽,还看不到收获的影子。这梦,朦胧又缥缈,是主观的想象,仍然真实而美妙。
八月的梦,成熟在枝头,收获在田园,也行走在路上,幽憩在深处,更在诗和远方……
老照片
很想有一张老照片,比如爷爷或者父亲的,亦或是老院落老窑洞的。
可是没有。大概是家穷的缘故,也可能是观念意识的缘故。
在我的印象里,亲近家族中我见到的最老的照片,是大伯的遗照,一张穿着长衫(老衣)、戴着圆顶青帽、手捏旱烟锅坐在椅子上,面容清癯慈祥的照片。大伯于1971年腊月就去世,这张照片最晚应该照于当年,距今已有五十三年时光。
有时我想,父亲1979年2月离世,比伯父晚去世八年,堂兄们能叫人给大伯照相,我们弟兄为啥没趁机给父亲照一张呢?现在细想,大伯的照片可能是他在外公社拖拉机站开拖拉机拿工资的小儿子、我的四兄长叫人照的,当时正是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哥哥们都为没钱打回国销粮发愁,哪有闲钱照相啊!
与我有关的“老照片”,是1973年的高中毕业照,也“长达”半个世纪。
有时在网上看到他人晒家族的老照片,很是羡慕。但也不狠命运。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生活在落后闭塞的小山村,祖祖辈辈是填补饱肚子的农民家庭里,没见过世面、没有老照片的人何止我一人!
网上偶然看到固原城、银川城、北京城的老照片,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凄凉穿透脊梁。
老照片是对过去人或生活事件、生活场景、景物或者实物的真实影相,它留存着历史的印记。通过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原貌,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新老的对比,增强我们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不管自己有没有珍藏的老照片,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许许多多的老照片。正因为有这么多老照片的参照,我们对今天的新生活感到知足,也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更加怀有信心、充满希望。
青山醉
站在青山之顶,看着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看着水天一色的大美胜景,有谁不被陶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相信,这不只是伟大词人辛弃疾一个人的感受,诗仙李白早就有享受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我看山、山看我,相互看不厌倦、我山两忘的境界。
青山,不仅是人生存的依靠,“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人们不但在她的怀抱里寄身,而且靠她的的乳汁生存生长。
青山,更是生命的象征。青山不老,人们的生命精神就像青山上的苍松翠柏一样万古长青。
青山,既养育人的生命,也涵养人的精神!青山的傲然卓拔,给了人们昂扬不屈的气度;青山的无私大爱,给了人们默默奉献的襟怀;青山的坚韧刚强,给了人们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毅力。
虽然“青山也有白头时”,人生一世容易老,但如果人把青山真正当作父母侍奉,把青山当作恩人感戴,不要只是不满足的索取,不做有负青山的事,人人都为她付出奉献一点,青山定不会负人。
绿水青山,是人们追求的没有被污染的、优美的自然生存环境,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中的精神乐园,在绿水青山中,我们会享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丰收喜悦。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漫步青山之间,伫立青山之巅,请尽情享受这大自然、这发自诗人心灵的青山醉!
守一窗平淡
一抹晨霞,透过窗户红满屋子。
耀眼的阳光穿过窗玻璃射进来,掀开我的眼帘,满屋金光的醉了我的眼。
我站在窗前,把一天的目光透过窗户投向外面,与外面世界里的光与色、景与诗的友好对话。
窗内,空间狭小而幽静,窗外,空间广阔而喧嚣;窗内,光线暗淡、单调又沉闷;窗外,光线明亮、多彩又活跃。
窗,在这内外的截然不同中,默默安守着一份平淡。
我回转身,坐在窗下的沙发上煮茶早餐。
茶的清香盈满屋子、钻我口鼻。
一口香茶一口香馍,是否就是千年人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即是在今天全社会进入小康的新时代,如果人人每天过着这种衣食无忧、安闲清静、自由温馨的日子,也够幸福知足了。
打开书,打开快乐抒情的乐曲,一行行平平仄仄的文字,一声声悠悠扬扬的旋律,伴着浓浓的茶香,一字一缕一弦满屋回旋,美目香鼻悦耳怡心,我沉浸在这无比美好的享受中。
窗,把丝丝书香茶香和一份宁静阻隔在小小的屋内,又把山川的万千花香和世界的吵杂喧嚣阻隔在屋外,安然地静守一份平淡。
窗,是眼睛观看外面世界的通口,也是心灵创造诗与远方的通口。窗,有自己的处世之道,不为屋外世界的精彩而羡慕,也不为屋内生活的单调而孤寂。窗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坚守一种永远的平淡。
窗,坚守一份平淡的心态和精神境界,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示。
守一窗平淡,尽享心灵自由、诗意的美好。
尤屹峰,宁夏西吉人,退休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出版教学论著《诗意语文教学观》、散文诗集《飞泻的诗雨》、古体诗集《古韵新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