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登池上楼》中描绘了早春时节,意思是说池塘边生出了细细的春草,湖边的杨柳也热闹起来,多的是婉转的春鸟的叫声。唐代诗人韩愈又写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也是描写早春的诗句,意思是说,一年最美的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色。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动绿意出。诗人用笔墨描绘早春萌发的美丽,我循着诗人的足迹,去寻找萌生的希望,等待春天的到来。
春天的萌生,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大地回暖,草木萌发。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寒意还未全消,一切还是冬天模样的时候,春天已开始苏醒。偶然间,路上已有了早春的讯息。
柳树悄悄抽出青翠的枝条,吐露出嫩绿的新芽。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上已有了绿意。那毛茸茸的嫩芽卷曲着身体,努力从枝条内伸出。远远望去,柔嫩如丝的枝条随风轻轻荡漾,像袅袅升腾的青纱,又宛若一片缥缈游动的翠云。这无数摇曳的柳枝,好似碧玉凝成的琴弦,弹奏着春的序曲。
小河洋溢着满河的春水,融化的冰凌,顺着风儿的方向流淌,每一个小小的漩涡,都是一片笑意,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早春的嫩绿,流动出柔和欢快的声音。水中的野鸭,一会儿结队向水的深处游去,划出一条条波纹;一会儿又单独戏水,悠闲地游来游去;一会儿又潜入水中寻找美味的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在这早春的河里,野鸭成了生动可爱的精灵,带来春的讯息。
河岸上,被冻得硬邦邦的土壤,开始变得松软起来,踩在上面,如地毯般柔软。枯草下已长出了新绿,早春的小草顶着尖尖的脑袋从土里伸展出腰身,如破土而出的新生命,迎着微凉的春风,舒展着娇嫩的绿色,鲜嫩的叶子散发着泥土的芳香。面向阳光的土坡上,暖阳入眼,微风不燥,蛰伏了一冬的野菜也开始活跃过来。嫩绿的野菜簇拥成一片,使劲地吸吮着春天的温暖。随手摘一把野生蒜苗,芳香扑鼻;捡一捧野生芦荟,回味无穷;采摘一篮荠菜,饭桌上又多了荠菜馅水饺;野生香菜配上米饭,清香四溢;挖一把苦菜,蘸上甜酱,清口祛火。
早春萌发的气息让大海充满了活力。海鸥们聚集沙滩,依水而立,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潜入水中捕食着美味。那一声声的叫声,仿佛呼唤着春天的到来。赶海的人儿,在沙滩上捡拾着小螃蟹和蛤蜊,收获着快乐。渔船上升起风帆,渔民们已把网撒向大海,正准备扬帆起航,收获鱼虾满舱。钓鱼的人儿已把鱼竿抛进水中,夕阳拉长了他们悠闲的身影,把幸福安放在早春的时光里。
早春的果园,一派忙碌景象,果农忙着修剪树枝、施肥、除去枯草。大棚内的草莓缀满藤蔓,在早春的阳光下,那新鲜的模样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芒。摘下一颗放入口中,香甜的味道立刻在舌尖蔓延开来,好像把整个春天的美好都放进了嘴里。樱桃花,在新生的绿叶中,洁白无瑕,仿佛天空中的云朵降落到了树梢。大棚外的苹果树,梨树,桃树,都长出了花苞,白白的,粉粉的,红红的,一片勃勃生机,果农把丰收的期盼写在了脸上。
早春的庄稼地里,萌生出勃勃生机。麦苗已开始拔节长高,在早春的怀抱中翠绿欲滴。田野中,人勤春早,马达声响,耕牛低头。勤劳的农民驾驭着犁铧,翻开新泥,播下希望的种子,如同希望的火苗,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等待着破土而出。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刚翻过的土地上奔跑,欢乐的笑声在空中荡漾。一幅春萌春又生的早春农耕图景,铺展在春天的大地上。
早春的北疆,萌生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天空湛蓝,白云挂在天上,百鸟在空中翱翔。春风吹拂着牧草,马头琴声悠扬,在春风中回荡。牛羊在牧歌中低吟浅唱,野兔穿梭在草丛,春天的故事在牧场里如诗成行,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绽放在草原上。
早春的南国,萌生出又一个热带雨季。有茂密雨林,有浓郁的青草,有翠绿的芭蕉树,有清澈的小溪,有多彩的蝴蝶,有欢快的鸟儿,有三角梅的姹紫嫣红,有海岸线的悠远绵长,有椰梦长廊的椰风习习,有蜈支洲岛的碧海蓝天,有黎家的纺染织绣,有古老的歌谣,有欢快的竹竿舞,有芒果、荔枝、菠萝蜜的甘甜,有渔民幸福的脸庞。
早春的西域,萌生出春天的力量。沉寂了一冬的河流开始冲破坚冰,潺潺流动,带着冰雪融化后的清凉,滋养着沿岸的庄稼。胡杨抖落一冬的风尘,在荒漠中努力伸展着枝丫,长出嫩绿芽苞,扎根土壤,不怕狂风和黄沙,屹立千年不朽,勇敢坚强。大自然的粗犷与细腻并存,每一缕春风,每一抹新绿,都在诉说春天的活力,用顽强的生命点缀着荒芜,宣告着春萌春又生的希望。
早春的江南,已生出春意。秀丽婉约,桃红柳绿,白墙青瓦。春雨绵绵,滋润着大地。嫩绿的草芽、炫目的花朵,与古老的建筑相互映衬。在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里,是否还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走在青石板路上,踏出千年回响。乌篷船里传出的乌音,是江南女子在船头放声歌唱。那“哗哗”的摇桨声,如同古筝般悠扬。
早春的黄山,峰巅云海,古树青苔。轻舒巨臂遥诸客,再上天都眺远台。春归百卉阑,山中春初度。
早春的黄河,九曲万里,浪淘风簸。似巨龙苏醒,一声“春来了”,如春雷般响彻山河。
早春的长江,水暖微波起,落日圆如玉。滚滚江水,从西向东,跨险越阻,直奔大海。把“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的盛景镶嵌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
早春的长城,“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纳兰性德《浣溪沙·小立红桥柳半垂》】”春风吹拂古垣,杏花和桃花点缀城墙,晕染着气势磅礴,镌刻出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
春萌春又生。从北国广袤的草原,到南国葱郁的椰林;从西域边疆的大漠孤烟直,胡杨抖风尘,到江南水乡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春回大地山河锦绣,雁过长空日新月异。
春萌春又生。早春中国,创新的热潮涌动,在希望的田野上,前进的步伐,有力铿锵。城市乡村,旧貌换新装。乡村振兴,筑梦远航;脱贫致富,百姓安康。前行的路上,沐浴春光,充满希望,绘制出一幅绚烂多彩大美中国的崭新篇章。
作者简介:
曲荣静,笔名知音识曲。知音识曲文学社创始人。个人文集《在希望的田野上》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