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思维破局:一本书与非典时期的创业明灯
文/赵建平/陕西
人生之路,或平淡如潺潺细流,或波澜壮阔似惊涛骇浪。阿基米德曾言:“寻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于我而言,一次偶然的邂逅,恰似那关键的支点,为我的创业征程注入了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力量,引领我走过一段充满挑战与突破的艰辛之路。
那是2002年,在书店里,我结识了一位高一的学生。他不经意间提起的《四轮学习方略》,瞬间勾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借阅之后,我如获珍宝。这本书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系统地阐述了学生在学习中如何“查漏补缺”,如何在每日的学习流程中精准做到“定时-定量-定问题”,还深入讲解了对考试的正确认知,以及考试后对试卷进行科学评价分析的方法,提供了精准且实用的学习指导。
尤为难得的是,《四轮学习方略》巧妙地将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念融入现代教育教学之中。它倡导学生在预习时,将不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培养良好的专注力,让“专注力”成为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自律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简单来说,就是“带着问题去听课”,而这一理念的核心,正是孔圣人的“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作者聂立柯教授的公益课程,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学习不仅需要自律,更需要思维的重构,以及对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巧妙结合,而“认知”,则是其中的核心关键。
知识的积累,仅仅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当时,《四轮学习方略》仅在西安小范围推广,陕西的其他地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心中悄然萌生:倘若能将这本书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或许就能改变无数学生的命运也能给我的创业带来财富。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顶着“现款不退货”的苛刻条款,与西安的代理商签下了协议,负责咸阳、宝鸡等地的推广业务。
那段日子里,我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区县的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之间。借助陕西电视台的广告宣传,我在各县新华书店的门市设立了《四轮学习方略》专柜。同时,精心培训各区县新华书店门店的导购负责人,组建了专业的销售小团队——专人讲解,两人辅助。面对慕名而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我们总是耐心且专业地讲解书中的各种学习方法,并认真做好登记回访和指导沟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销量就突破了千套,创下了全国单省的销售纪录。
看着各地反馈的销售记录,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学子因这本书在学习中而发生的蜕变。这份成就感,远比那些的数字更加令人振奋和喜悦。书中对考试的独特认知——“考试就是回头望”,就是对你所学知识的一次验收。聂立柯老师的这一学术理念,科学而深刻。只有认知到位,才会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紧接着,聂立柯老师还给出了更为科学的评价分析和方法指导:浏览已考过的试卷,养成只看错题、不研究对题的学习习惯,然后对错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这样科学精准的学法指导,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日后的考试中,错题自然越来越少,对题越来越多,成绩也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收获感满满。我们的讲解细致入微,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如今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学科纠错本、归类本,其实都源自这一理念方法的拓展延伸。
然而,命运常常喜欢捉弄人。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国。街道变得冷冷清清,沿街的门面纷纷关停,人们的行动受到极大限制,整个商业活动也因疫情迅速陷入停滞,我的推广行动不得不戛然而止。看着那整箱未拆封的书,我的掌心不禁沁出冷汗,资金周转链濒临断裂,焦虑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无数个夜晚,我辗转难眠。
就在我陷入绝望之时,《四轮学习方略》书中的那句“定时-定量-定问题”如同一束光,瞬间点醒了我。我决定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电话回访,精准服务一对一指导”。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转变,竟让我在疫情的危机中找到了转机。
线下推广渠道受阻,我迅速转向电话咨询指导,逐一联系已购书的学生家长,收集他们的学习反馈,并耐心指导他们运用书中的学习理论和方法。我将书中的学法指导与疫情的现实情况相结合,渐渐地,热线电话从最初的咨询服务,变得应接不暇。思路的转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转介成功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主动汇款购书。积压的《四轮学习方略》盒装书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不仅让我转危为安,还成功盘活了资金周转。这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捕捉,更在于在逆境中灵活运用。思路决定出路,在危急关头,思维的突破往往决定着成败,这也是商业职场中亘古不变的定律。
回望创业的历程,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它需要我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在平凡之中嗅到机遇的气息;更需要果断的执行力,敢于在风险面前孤注一掷。那些在深夜伏案思索的时光,以及在疫情中绝地反击的经历,最终凝聚成了一条真理:人生的突破,始于对信息的敬畏,成于对思维的自我革新与不断超越。
聂教授在书的序言中有一句经典的哲学话语:“教育是让石头苏醒的过程。”而我这场始于书店的破局之旅,又何尝不是一次唤醒自我的修行呢?当新的疫情再次考验商业生态时,我正将“空中四轮”升级为知识付费平台。因为我深知,真正不朽的,从来不是某个金科玉律,而是那持续破局的思维。
我从聂立柯教授的公益课上收获了成功的秘诀:“学习是终身的修行,而修行者的目光,永远望向下一座山峰……”这句话宛如良师益友,又如前行道路上的灯塔,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它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无惧任何阻碍,也不被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每当想起这句话,我就明白,不能被当下的困境所束缚。那望向山峰的目光,饱含着永不止步的决心,蕴含着对未知的渴望,更是敢于突破自我的体现。而这种目光,必将引领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抚摸着书脊上那一道道磨损的痕迹,“认知决定视野半径,方法论描画行动圆周”这句话在我心中愈发清晰。非典时期的灵活变通,让“定时定量定问题”这一朴素的法则,深深地熔铸进了我的人生危机算法之中。写下这段经历,我深刻感悟到,人生没有终点,而是由一个个新起点串联起来的漫长旅程。谨以此文,与所有在迷雾中寻找支点、努力破局的人共勉。
2025年3月1日晚
作者简介:赵建平,1969年7月10日生。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鲁桥镇人。三原鼎鑫文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喜欢旅游研学,阅读,热衷公益事业,三原慈善协会理事,三原文化旅游摄影协会理事,三原全民阅读协会公益推广人,全国摆渡船阅读三原推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