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轶事》第一章(之三)
作者:孙幼明
李大叔的工作室就位于他住的小区的附近,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地方。叫王村。小区前面有一条河流,是一条食用河。居住在H市西部的人们吃用的水都在这里采用。河上架有一道比较漂亮的小石桥,是建设小区的时候开发商建设起来的。人们戏说,小区是欧洲,过了桥到王村就像到了非洲,是说城乡的差别,当然是开玩笑了。李大叔过了小桥,然后就顺着马路的右边拐入一条小路里,路口有两棵百年老榕树,根须都快垂地了。路旁都是一些宠物店,炭炉牛肉店,阳山鸡火锅店,很是热闹,大约走100米就来到了1栋5层的楼房,楼房的前面的通道还是比较宽敞的,小车也可以开进去。他的工作室呢,就位于这栋楼房的1楼的楼梯的底下,门口掛有一块木匾,上面是他的亲笔书法《临河轩》。其意思就是说位于一条小河的旁边。工作室旁边是一个小士多,卖一些杂货矿泉水,有一个老头天天在那里看档,在另一边呢就是一家小型理发店,有一个小青年开的,李大叔需要理发和洗头的时候,一般就到这个理发店来。这个大楼的门口还安装了电子防盗门,李大叔就用电子钥匙打开了那个门。现在城乡结合部的治安也管理得非常好,每家每户都由区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给大家安装上了电子门,如果你没有这个电子钥匙还进不来。这个电子钥匙要到城中村的出租屋的管理中心办理,每半年年检一次和补充电量,你才能够把这个门打开。李大叔进了这个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面积也不算大,大概也就是20平方米左右吧。里面摆了一些文件柜和一些桌子和椅子,还有一张2米4×1米2的大画桌,李大叔平常就在这里写书法和画画,在旁边还有一张平常家庭的吃饭桌子,有时候李大叔的学生来这里跟他学画画学书法,就在这里上课,但这个房间它是不能够做饭的,没有厨房,只有一个不大的洗手间,李大叔还在前面就安置了这个画画的工具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他写的书画作品。还有一张条幅上面写着“每日一书一画,不让半日闲过”,可见李大叔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另外一边,他就用一张布帘把它隔开成为一个临时的仓库,把平时不常用的书籍和鞋柜里面的鞋子,衣柜里用不上的衣服等等就放到这里了,等于说他这个工作室就是一个画室兼一个小型的仓库。平常李大叔没事的时候,他就来这里写字画画,泡上一壶上等的好茶,就在这里悠哉悠哉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平常的上午呢,他都是跟他太太也就是李大妈一起上街逛街或者去公园游逛,然后中午就到一些比较著名的小餐馆去吃些简单的饭菜,或者到一些高档一点的菜馆品尝一些高档的菜式。他平常也就是在下午的时候才来这里画画写写字,午睡后大概也是每天下午3点左右吧。
一般人退休也就是退休了,或者在街边打打麻将,打打牌,输了就在脸上沾点纸条,这样胡胡混混又过了一天,但李大叔就不同,李大叔虽然表面上你看他是一个凡人,其实他是一个牛人和一个奇人,下面我慢慢道来。
李大叔已经退休了,为什么他还在这个地方租上一个小房间来做工作室呢?虽然这个费用也不贵,大概每月就是三四百块钱吧,因为他不吃不住,所以房东也很喜欢他在这里,一租给他就租了七八年了。原来李大叔在职的时候在一个大机关工作,是一个处级退休的公务员,同时他业余还爱好写字画画,在H市,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家,还是一个书画院的院长,所以他退休以后不甘寂寞,毕竟家里地方有限,他就没有在家里继续画画,然后就在他周边这个小村庄里租了这个农民的房子来做画室和工作室,一租就七八年了,每天他就在这里写写画画。从家里到工作室走路不过五分钟左右。一天也就这样过去了。今天他来到工作室,很快他就画了两张牡丹画。原来是他一个好朋友刘兰芳,最近因为在草地感染了羌虫,导致两腿神经受损,不能走路,住进了市的医院已经5个多月了,最近才好转,她马上就要出院了,但是她要感谢他的主治医生对他的帮忙,所以她想起了李大叔。前几天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希望李大叔能够送她两张画让他转送给医生,一个叫邱医生,一个叫做李医生,她问李大叔愿不愿意帮这个忙。李大叔这个人很愿意帮助别人的,特别这个刘兰芳当年在他还没出名的时候就帮他出了很大的力,因为她在区文化馆当科长,又跟当地的报纸很熟,所以经常把李大叔的作品介绍给报纸发表还介绍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他,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她对李大叔是有恩的,所以李大叔知道她现在有难处,马上就答应她说很快给你。这几天我也要到医院去开药,顺便我就给你带去。
(待续)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