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笑在指尖
何谓自渡?自渡,就是让自己借智慧之力解脱烦恼。何谓渡人?渡人,就是把人从烦恼的此岸引领到清净的彼岸。要想渡人,必须先自渡。关于“渡”这个问题,佛经里有大量的论述,自渡以后,就可以用清净心去影响他人,在无我中去实现渡人的理想愿望。
人生中谁都难免会遭遇到一些困难、磨难、甚至苦难,有些“难”都是冥冥中注定了要自己去经历或承受的。人生,是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的,岁月,也没有所谓的一直静好,生活,更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感情,也没有所谓的十分美满,尽如人意!一味的想等待着别人的帮助,还不如做自己的摆渡人。正如佛经中所说:“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人生路上的沟沟坎坎,都得自己想办法迈过去。
人生需自渡,自渡需自悟,悲欢自渡,他人难悟。人活一世,生活都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是好是坏,最后终究还得由自己来选择。所以,要想活好这一生,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学会“自渡”。
人生中的千姿百态,要靠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辛酸苦辣,只能自己去品味。常言道:“幸福如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心里的苦楚,不必逢人就诉说;身上的伤痕,不必一直去展示;自己的痛苦,自己去消化;自己的生活,自己去把握;自己的人生,自己去掌舵。你有多么的坚韧,生活便会有多么的精彩;你有多么的自信,你便会有多么的出众;只有体会过酸甜苦辣咸,才知生活中的真正滋味;唯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触摸到人生的幸福。
自渡是一种行为,渡人是另一种行为,这两种行为,看似不一样,实则作用是相同的。人,在自渡的时候,是在帮助自己,在渡人的时候,是在帮助别人。自渡,是帮助自己,是为了成就更为强大的自己;而渡人,是懂得为别人着想,善于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做人的气度,一种格局。
这世间,每个人都会有难处和苦楚,有些人,只管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只关心自己的那一摊子事,只顾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还有些人却像个小人一样,喜欢说些风凉话,说些丧气话,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在一旁看戏。
渡人者不仅需要修己修心,还要有仁德仁心。“强者自渡,圣者渡人”。虽然我们未必都要成为圣人或伟人,但当别人迷茫傍徨时,若能给予一些好的建议或开导,就能使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当别人在经历困难的时候,若能给予无私的帮助或支持,可能就会使人摆脱困境,这何尝不是一种渡人?如果一个人乐于助人,敢于助人,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多一种人生选择,多一条人生之路,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同样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渡,是一种格局,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渡人者,能得人心;渡心者,能得心安;渡己者,方能幸福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