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最近,我写的文章大多都是日记性质,记录自己拼尽全力去做的事情。这段时间,每天都从早上七点开始忙碌,一直到深夜才稍作停歇,而此刻的自己,仍然处于高度专注的思考状态,才能写出今天的感悟。
最近,我每天都在直播,平均六七个小时,特别是这几天,我带着大家用行走的力量边走边播,带大家用不同的角度来让大家看到村外不同的另一面,接收到更多不同信息来源,而这种方式比起以往的直播模式更加疲惫。整个过程不仅仅是对体能的消耗,更是对精力的巨大考验。直播的同时要不断地思考、输出内容,这种高强度的持续状态对内在能量的消耗极大。有人问我:“你这样播不累吗?” 当然累。你试试自己一个人对着镜头,一边寻找话题,一边自言自语地播上两小时,就知道什么叫做精神上的透支。而在此基础上,我还要加上长时间的步行,双重消耗之下,身心的负担可想而知。
其实,真正让人感到疲惫的,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拼尽全力却依然看不到成效的“心累”。那种不确定性,那种不断地付出却难以立刻看到结果的焦虑,才是最难熬的部分。然而,我深知,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想要战胜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内心,还需要无比坚定的行动力。每当我感到疲惫时,我都会告诉自己:这不仅仅是一次直播,更是一次突破,更是人生中一场重要的修炼。
“知行合一”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也一直在努力践行“说我所做,做我所说”,尽可能让自己的行动与认知达成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困难和挑战如影随形,甚至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我依然勇敢地向前,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当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自然,越来越走心,内容也愈发丰富时,我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选择,也更加相信自己的坚持一定会有所收获。
有人问我:“你不用工作吗?” 其实,我现在做的事情,不就是我的工作吗?也有的人说:你这样做直播会有效果吗?试问,有什么一开始做就会有成果的呢?连尝试都没尝试过怎么会有调整的机会呢?又怎么可能成果降临到自己身上呢?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我愿意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直播、去积累流量?那我们不妨看看那些短视频创作者,他们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拍作品,精心策划各种内容,吸引屏幕前的观众的眼球呢?他们其实也在工作,他们的目的和我一样,都是为了抓住互联网的机会。
我们所处的环境目前本质就是流量为王,而流量不是终点,而是通往变现的桥梁。所以,不要被那些标榜自己“无私奉献”、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的主播所迷惑,包括那些天天在高喊雄大壮丽的口号的那些人,他们往往都是最道貌岸然和最虚伪的人。他们表面上说着为大家好,实际上却在悄悄收割流量、收割我们,而那些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反而是直言直语、不掩饰自己的优缺点的人。
我们看看世界上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比如马丁·路德·金、特朗普、马斯克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如此鲜明,不会刻意包装自己,不试图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他们就是他们自己。而这,才是真正的坦诚。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伟人”,更没有所谓的“完人”,只有敢于直面自己、敢于展现真实一面的人,才值得我们去尊重。
要知道过去十年,互联网的风口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未来十年,依然存在很多可能性,甚至是我们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最大概率上升改变命运的通道。所以,我选择拼尽全力去做互联网,因为我知道,只有抓住流量,才有可能实现变现。而我认为只要我们守自己的底线,做对得起良心的产品、对得起观众的内容,问心无愧,这就是最大的原则。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推动商业、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个社会的运行法则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就必须提供更多的价值,而提供价值的前提,是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无论是直播、写作,还是其他领域,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可能。
所以,不管此刻的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无论是迷茫、疲惫,还是焦虑、困惑,都请记住一点:这个世界不会无缘无故地对自己倾斜,任何成就都需要自己去争取。而当自己开始努力,开始积累,开始变得有价值的时候,自己会发现,机会自然就来了。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愿意继续前行。我知道,坚持下去,一定会看到更大的天地,也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