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和《岳阳楼记》
作者:邴玉君
朗诵:聽琴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挥生花妙笔,泼千古绝唱一纸墨香,留下诗词歌赋百读不厌千万篇。有多少忧国忧民的风流人物,名士大夫,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为国为民的人生轨迹和传奇故事。
历史,是一面明得失的镜子。历史,是一本留给后人的教科书。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有可借鉴的治国之道。历史在封建王朝的兴衰,改朝换代的风云中,漫漫应走了上下五千年。
那千年的风,千年的雨,千年的故事,千年的传说,千年的春夏秋冬。千年的开疆拓土,千年的铁马金戈,千年的刀光剑影,千年的灿烂文化,千年的岁月长歌,都一点一滴,绘成上下五千年一幅鲜活的长长画卷。
让我们翻开久远厚重,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这部书,在一句一页一段一章里,去寻找和走近曾经有过繁华、富裕、百年安居乐业的北宋王朝,去走近一代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是我心中崇敬的历史名人,最早知道范仲淹,是在读中学时的课堂上,听语文老师讲解《岳阳楼记》。我记忆最深的是,封建士大夫和文人骚客,都无法超越的千古绝句和精神标杆,那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佳作里,从心底大声吟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名句,字里行间,诠释着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腔家国情怀。
范仲淹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士大夫。记得十一年前在工地办公室值夜班,我品读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那天,一轮朗月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工地静静的,没有一点声息,我跟着诗人的笔触和思绪,品读着诗人经典的一字一行一段,我仿佛也登上了岳阳楼,我彷佛看到,静静流淌了千年的一江碧水。我思绪万千,有感而发,一首蹩脚的小诗,油然生成在心中。
今天,在文中呈现给大家:一江碧波静静流,穿越古今岳阳楼。范公登楼怀天下,忧乐一腔在心头。而今走进新时代,万众一心写春秋。百年圆梦志复兴,邀公再写岳阳楼。算是心中的读后感吧,更是对范仲淹无限的敬畏之情。如果真能穿越历史时空,我想相约范仲淹挥毫泼墨,再写一篇新岳阳楼记,我要告诉他,再也不用忧国忧民,走进新时代的东方中国,民富国强十年巨变,繁花似锦。
北宋,有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图中展现了当时北宋的繁华,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北宋,还有宋徽宗独创一家的,瘦金体字,古往今来,无人能临幕成功,无一人能超越,是华夏文化中的瑰宝,至今早已一字千金。
北宋时期,范仲淹和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同朝为官,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生有很多传奇。范仲淹文能安天下,武能定国邦。范仲淹看不惯朝廷腐败,敢于得罪权贵,曾三次被贬,又被重用,第一次被贬,官场好友去东京城门外相送,点赞他一身正气,不为权贵,虽然被贬,“此行极光荣”,第二次被贬,称赞他“此行愈加光荣”第三次被贬,大家称赞他“此行尤为光荣”。
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三起三落实为第一人。面对人生仕途上的潮起潮落,范仲淹挥豪泼墨,成诗一首:《野色》,非烟亦非雾,幕幕上楼台。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多么的豁达乐观,范仲淹,是有人生态度的士大夫。
《岳阳楼记》是在范仲淹被贬后,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相约范仲淹而作,《岳阳楼记》大气磅礴,诗人在九百多年前的千古绝句,彰显了“一忧一乐”的一腔家国情怀,在诗中发出心系天下百姓的呐喊,同时也是对华夏神州大好河山的赞美。
你听诗人吟诵到,“銜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在结尾处,诗人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腔人生感叹。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给后人留下了华夏古建筑之瑰宝,范仲淹应约而书的《岳阳楼记》,是一篇经典之作,给后人留下千古绝唱的华章。
当你人生迷茫时,你读读《岳阳楼记》,你会受到许多启示,你会有人生心的感悟,那“一忧一喜”的呐喊撞击你的心灵,你会茅塞顿开。
当你为官一任时,你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忧国忧民的千古名句,作为你为官一任的座佑铭,你一定会心系天下百姓,造福一方百姓,会在那段时光岁月中留下你的痕迹,留下天下百姓对你的赞誉。就像诗魔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修白堤,大文豪苏轼在杭州为官时修苏堤。至今,成为一段被天下百姓赞誉的千古佳话和为民造福功德。
范仲淹,两袖清风来去,为民造福做好官。36岁那年,当兴化县令时,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践行当官为民的执著。历尽艰辛,修筑了一道防水大堤,重修捍海堰,保住了农田和盐场。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回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邓州,范仲淹继续践行他的人生态度。重修览秀亭,建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创办北宋时期最有名气的花洲书院,自己经常去讲学。
范仲淹关心百姓疾苦,曾写过一首《江上鲈》,反映了打鱼辛苦,诗中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诗中写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总是将天下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一忧一乐两分明。范仲淹主政治理地方,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和怀念。
有一年,范仲淹代表朝廷去赈灾,米商借机抬高米价,百姓买不起米,而范仲淹确下令涨价,各地米商云集灾区,接着他开仓赈灾,米价一落千丈,解决了老百姓买不起米的困难,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就是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为官时,关心天下百姓疾苦,为百姓早福,为百姓解忧的事例,不胜枚举,让后人举双手为之礼赞和感慨万千。
写到这,我联想到当今社会忘记初心,忘记入党誓言,往记使命担当,被双开和绳之以法的那些贪官,连一个九百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都不如,真是可悲可叹可气可恨!为什么不能将天下百姓给你的权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为什么非要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小城大市林都伊春有一位陕北老红军人民公仆张子良,他一生心中只有山里人,唯独没有他自己。六十多年过去了,山里人心中依旧缅怀他,他和山里人生死相依和肝胆相照的感人故事让人动容。山里人为他建纪念馆,为他树碑立传,将他两袖清风来去,不忘初心使命担当的精神在八百里兴安薪火相传。
穿越时空 回首望;一代名臣范仲淹,忧国忧民在心间。《岳阳楼记》传千古,一江碧水诉千年。范仲淹;我为你人格高洁,性格刚毅,不惧朝中朋党而三起三落,依然豁达而点赞;我为你为官一任,心系天下百姓而点赞,为你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而点赞,我为你文采飞扬,笔下生花,文章千古流传而点赞;我为你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点赞,我为你一生清廉,为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腔浓浓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有现实和深远意义而点赞!
范仲淹,读你的《岳阳楼记》仿佛看到,你在宣纸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妙笔生花,墨迹未干,大声呐喊。依稀能闻到九百多年前,飘来的浓浓墨香。依稀能在心中感到,你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浓烈。
范仲淹,读你的《岳阳楼记》才真正的懂了你,才走近了你心怀天下百姓的内心世界,
范仲淹,读你的《岳阳楼记》,方知你是文坛上一颗闪耀的星,是定国安邦的一代名臣。
范仲淹,你是上下五千年风云变幻中,数风流人物的一代名臣。你是天下百姓心中,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浪淘沙.赞范仲淹》:名臣范仲淹,一生清廉,心系百姓做好官。忧国忧民天地鉴,相照肝胆。
往事越千年,弹指一挥间,《岳阳楼记》千古传。而今再读青衫湿,诗词经典。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