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查干湖畔的碱蓬草
——读《美丽查干湖》
布日古德
查干湖灵山秀水,地杰人灵,是一处有着无边无际的青纱帐,散发着悠悠的稻花香的好地方。在这块土地上,发现盐碱地之美,春捺钵之美,查干湖之美,甚至嘎牙子鱼、葵花籽、紫苏、香蒲草之香,搂进自己的写作视野,张顺富先生是第一人。
一、张顺富的散文,具有亲情说服力和文字感染表现力 。 如果说,张顺富是查干湖岸边上的一棵生命顽强的碱蓬草,一点也不为过。他的散文集《美丽查干湖》表现出了:隽美、雅致,幽默;用真挚的童心,展现家乡的山川草木,动物植物,人文地理,彰显了作家的博大情怀。张顺富先生的散文抓住了、抓准了乡愁题材的某一点,某一面,某一线以小见大。
一位有情怀的散文家没有不是饱含深情用自己的文字抒写家乡的。鲁迅、许地山、沈从文、萧红、林清玄、余光中、余秋雨、杨朔、等等都是用自己的文字抒写家乡,再现家乡。他们的情怀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还有更深层次的怀念、眷恋、自豪和希望。
以上列举的散文大家没有一个不是在点面线上,聚焦新颖、难忘美好情趣的。这一点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萧红的《我家的后花园》里可以找到写一草一木和小动物的大情怀。
张顺富先生散文集《美丽查干湖》选入的60篇散文可谓是集乐趣、经典、情怀、眷恋之大成。在他的第三辑、第四辑的31篇新颖别致的散文里,进一步以娴熟的艺术手法,突破了“小散文”小我,“大散文”无我的旧格局,作家处处用灵动的手法,浪漫的情怀,写实的朴素,彰显了家乡查干湖的大魅、大美、大爱。
一是以小见大,可见一位作家心中的真善美。像《碱蓬草》里的开头“长着长着,就变成了一大朵绿色的圆团,一株株的各自蓬勃向上”,“春天,碱蓬草毛茸茸地钻出盐碱地,几次春雨滋润后,变成团团绿球,给查干湖畔洒满了绿色的星星;初秋,碱蓬草在秋天果实催促下,变成了红色,远远看上去,如彩霞落地,给查干湖畔铺上了红地毯,让湖畔色彩斑斓……春绿秋红的碱蓬草,是查干湖畔百观不厌的绝美风景”。
作家不仅仅停留在对于碱蓬草的摹状、刻画,更重要的是写当年贫穷的家乡,碱蓬草是“吉祥草、发财草,幸福草”,更值得铭记的它是查干湖勤劳勇敢的老百姓的一棵信赖草、生命草!
《向日葵》里的真实写照“面对大面积干涸的湖底,查干湖人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干涸的湖底上种上了向日葵,向日葵喜欢碱性,查干湖湖底,养分充足,种上向日葵后,向日葵卯足劲地生长,向日葵长得高大粗壮,花盏长得大如铜盘,那时的查干湖,变成了葵花朵朵的海洋……”。
仅从以上两篇散文里的部分段落的引用,即可看出顺富先生是在用家乡的碱蓬草、葵花海,来象征查干湖岸边守土有责、不屈不挠的查干湖人民。
顺富先生采用的聚焦式、定格式、素描式的艺术处理方法,给读者留下了美好回味的空间,进一步采用循序渐进的文字处理,让一草一木、一花一朵更具备了抒写主题的记忆链条,进一步突出了情感的维度。
顺富先生的散文一直都是立体的,你找不出一点平面的二维码。第三辑是查干湖灵性的高度、神性的深邃、神秘的精神象征的艺术进一步再现。
这12篇散文经典、有趣味、有思想,是整个散文集的动力核。在这12篇散文里,你能找到“我”的影子、“我”的童年,你能找到马营子村的燕子窝,你能找到一位母亲为大雁疗伤的大爱情怀,你能找到马营子村的蛐蛐,你能找到马营子村的羊王,你还能找到查干湖马营子村上空的“空中王子”。你还可以到瓜窝棚里听“冯二伯”讲獾子的故事,你还能找到小表妹“荞麦花”……
第三辑也是这一部散文集主题曲,山清水秀、地杰人灵的抒写的“那一个”。 二、“鱼”的精神世界 地杰人灵,鱼水情深。
《美丽查干湖》第二辑是“鱼”的专题。这一辑11篇散文,主要写的是写查干湖里生长的白漂子、怀头、黑鱼,嘎牙子、鲫鱼。这六种鱼是上天赐给查干湖人特有的盛产。作家既有对观鱼、捕鱼、做鱼、吃鱼的一种眷恋情怀,还有更深层次的对家乡查干湖美丽富饶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和赞美。
这一辑,作家用独立成篇的“炖、清、烤、蒸”写出了色香味中的亲情和民俗。炖,象征着古老和团结;清,象征着查干湖人的清明、纯正、高雅;烤,象征着查干湖人的现代与时俱进突破了最为古老的原始;蒸,象征着查干湖的精神意志,锐意进取的希望美好生活,蒸蒸日上。
这一辑属于开放式的写法,手法轻松自如,11篇散文组成一起的联袂、联动是极为为经典的查干湖“清明上河图”。这一辑的人物“烧烤店老板张艳平”,“开发区老朋友王幸福”,“穿着蒙古族服装的餐厅少女”,“七十年前的我爷爷”,“刚刚坐月子王二宝媳妇”,“我侄儿”、“我嫂子”等等,这些人物的出现,增强了散文的真实性,也处处体现出了查干湖人的热情好客、仗义疏财的和善情怀。值得指出的是,顺富先生的散文注重了写实,但不是泛泛地叙述和说明文介绍;散文里的“我”的第一人称出现,恰到好处。提纲挈领的我,把我们带到查干湖的夜色阑珊里,我们的思绪会回到记忆中的童年。
这一辑“鱼的精神世界”,从更高层面,让查干湖走出查干湖,让世界更宽泛地认知查干湖,宣传查干湖,亲情、眷恋查干湖。
这一辑“鱼的精神世界”,顺富先生写活了查干湖的精神底蕴,查干湖到底美不美,香不香,就在这几个让人难忘的动词“炖、烤、蒸”上。一连串的动词,增加了读者味蕾的食欲链条。
回味绵长,在这一辑里再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按照传统散文的规矩,一般情况下,散文要讲究“形聚、神似”。在形散而神不散的基础要件中,推陈、创新,顺富先生做到了,且潇洒自如。
《美丽查干湖》,到底哪美?顺富先生没有广告,没有说教。而是通过60篇散文,分门别类的写活了奔腾的查干湖,风雨中的查干湖,颜色上的查干湖,香味里的查干湖,辽阔无比的查干湖。“鱼”的精神世界,则是美好的,幸福和自豪的。也是理想国里的桃花源。 三、艺术手法的现实构成《美丽查干湖》是顺富先生用心血写成的,是一部查干湖的综艺大观。这部散文集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巧妙对接。这一点上看,新建的大桥,则是几代查干湖人的心愿,在总书记倡导下一带一路的今天,实现了。
查干湖人踏上美丽的、幸福的天堂愿望,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金字招牌》把春捺钵的历史融入到查干湖蒙古族文化旅游节中来,进一步强化了查干湖的文化历史底蕴。
二是生活快乐、幸福。体现在第二辑里。第三辑是难以忘怀的情趣,乐此不彼的情调,为这部散文集打开了一扇无忧无虑的快乐之门。查干湖、马营子村一直生活在东邻西舍的乡情之中。第四辑,粮食、蔬菜象征着生命,这一辑的19篇散文,形态各异,异彩纷呈。主要表现在作家抓住了植物、树木、蒿草的形态特征,其表现力还在于这些生命的勃勃生机与查干湖的人民奋斗坚守。
这个艺术手法就是写实无虚构,写事非虚构,用现实的镜头聚焦历史,展望未来,寄语美好。像作家笔下的红高粱,表面是写青纱帐里的“红高粱”。实质上,这些“红高粱”是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挺身而出保护抗联将士,奋勇杀敌,挡风挡雨、抗风抗雪的“查干湖人”。艺术手法和现实生活是不能割裂的,就像我们查干湖的水涵养着这片盐碱地。
盐碱地上长着的青纱帐、小村庄。
一个作家必须砥砺前行,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文章的精神很重要,顺富先生的散文集《美丽查干湖》是在写查干湖的历史与新貌,是在写查干湖人,查干湖精神。在熟悉的人、山水田园里找到作家和读者的精神碰撞火花最为陌生那一部分。
有人说人诗互证,我看散文和故事的亲情互证比什么都重要。顺富先生以查干湖为背景,以马家营子村为半径,以水、以天、以地为三原色,圆了家乡人写查干湖的梦。
这些好梦,在《苣荬菜》《春天》《荞麦》《火狐狸》《红骏马》里处处能找到查干湖大美、大爱,朴实无华的影子和声音。如果说影子和声音是一种形象的寄托,那么顺富先生则是盐碱地上碱花衬托的一棵坚实的碱蓬草。碱蓬草的气质形象也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你在查干湖岸边,看一看一团团碱蓬草,就读懂了散文作家张顺富。
作者:不日古德
2025年1月4日
写于哈尔滨群力宝石花园

【作者简历:布日古德,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文学评论家,高级记者。】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