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Deep seek商榷
在刚刚过去的乙巳年雨水日,为了凑网上的热闹,笔者也胡诌了一首五律小诗《乙巳雨水》:
雨水好时节,
枝头绿尚缺。
街边残雪化,
地下睡虫觉。
万物萌新韵,
归鸿落旧阙。
柴门观老树,
静待绽花阶。
在分享的过程中,一位朋友将我的这首小诗交由Deep seek评价了一番。现将Deep seek的评价结果与各位朋友分享,并对其评价的某些地方做些商榷。
一、Deep seek的评价如下:
《乙巳雨水》这首诗以传统节气为背景,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整体风格清新质朴,意境恬淡,但部分细节尚有雕琢空间。以下分点评析:
亮点与特色
1、主题鲜明,应景自然。首句“雨水好时节”直接点明节气,紧扣主题,后续通过“残雪化”“睡虫觉”“万物萌新韵”等意象,生动呈现雨水时节的物候特征,画面感较强。
2、结构工整,韵律流畅。全诗八句四联,平仄协调,押韵自然(“节、缺、觉、阙、阶”等),符合传统绝句或律诗的格律框架,读来朗朗上口。
3、意境恬淡,情感真挚。尾联“柴门观老树,静待绽花阶”,以“静待”收束,既有对春光的期待,又暗含一份从容的生活态度,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田园意趣。
可优化之处
1、部分用词稍显生硬。“地下睡虫觉”中的“觉”字易引发歧义(“睡觉”还是“觉醒”?),若改为“蛰”或“醒”,更契合冬虫将醒未醒的状态。“归鸿落旧阙”中“阙”多指宫阙,与自然景象略违和,可替换为“巢”“野”等更贴近田园的意象。
2、意象衔接可更紧密。颔联“枝头绿尚缺,街边残雪化”与颈联“万物萌新韵,归鸿落旧阙”之间稍显跳跃,若增加过渡性描写(如微风、细雨等),画面会更连贯。
3、语言可更凝练新颖。“新韵”“绽花阶”等词稍显抽象或生造,若用更具体的自然意象(如“芽初破”“蕊欲开”)替代,诗意会更灵动。
总结
此诗立足传统节气,语言质朴,意境清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恬淡心境。若能进一步打磨用词、增强意象的准确性与画面衔接,可更臻完善。整体而言,作为一首即景感怀之作,已具备较强的感染力与审美价值。
二、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1、Deep seek指出,“地下睡虫觉”中的“觉”字易引发歧义(“睡觉”还是“觉醒”?),建议改为“蛰”或“醒”。 笔者认为,蛰,是指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本诗愿意指雨水日始,蛰伏在地下的虫子已经开始苏醒。所以按照Deep seek 的意见,用“蛰”字显然不符合诗作者的愿意;另外笔者觉得,“地下睡虫觉”中的“觉”,因为有主语“睡虫”的限定,是不会引发歧义的。Deep seek建议用的“醒”字,意思确与“觉”相同,符合诗意,不过“觉”为中华新韵三皆平韵,而“醒”是中华新韵十一庚仄韵,韵调、平仄都不相符。
2、Deep seek评价之后,作者将“归鸿落旧阙”句改为“归鸿落旧穴”。改“阙”为“穴”,不是因为“宫阙”与自然景象违和,而是“阙”指宫殿的时候读仄声,不押韵,属于原诗的毛病。而Deep seek所建议的“巢”,为中华新韵六豪平韵,与本诗不在一个韵部上;“野”为中华新韵三皆仄,而本诗所押为中华新韵三皆平韵,虽为同韵但平仄不符。
3、Deep seek指出,颔联“枝头绿尚缺,街边残雪化”与颈联“万物萌新韵,归鸿落旧阙”之间稍显跳跃,若增加过渡性描写(如微风、细雨等),画面会更连贯。笔者要说的是,“枝头绿尚缺”句并不是颔联;“街边残雪化,地下睡虫觉”才是颔联。看来Deep seek 在这里也出了错。
4、“Deep seek 指出,新韵”“绽花阶”等词稍显抽象或生造,若用更具体的自然意象(如“芽初破”“蕊欲开”)替代,诗意会更灵动。
“绽花阶”确有生造之嫌,故笔者将其改为“赏花约”,“静待赏花约”,可以理解为与自然的约定,也可以理解为与人的约定;笔者也根据Deep seek 的建议,试了一下:“万物芽初破,静待蕊欲开”,显然不妥。首先,“万物”代指所有的东西,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芽”,比如人;所以原诗用“萌新韵”,表示人和物都萌动着新的韵律。其次,“开”为中华新韵四开平韵,与本诗的韵调不符;“蕊欲”都是仄声字,而此处应为平声字,平仄不相符。
作者简介:吕家立,笔名下午茶。七旬老者,务过农,做过工,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写了大半辈子公文。闲暇时喜欢写写工作以外的闲情、小事、凡人。早年偶有诗歌、散文见诸报端;著有散文游记《窗外的风景》、诗歌集《心灵的风景》。退休后作品常见于《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旗下《作家美文》《作家选文》等网络文学平台;相关作品曾4次入选《中国诗歌文学精品微刊作品联展》(第12、64、67、76期);曾入选《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第2期)、人气作者名录(第7、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