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月二龙抬头
(下平十一尤)
湖北/简亦景
二月初元龙驭头,春苏四野绮神州。
芽苞乍绽黄金缕,燕影新归白玉楼。
水暖鸭嬉波潋滟,风和云卷意绸缪。
遥思汉祖开基业,更喜今朝驾梓牛 。
诗意解析:
这首《龙抬头日感怀》以二月初二龙抬头为背景,通过早春意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对盛世的歌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联“二月初元龙驭头,春苏四野绮神州”以龙抬头象征阳气回升、万物复苏,“春苏四野”呼应龙抬头的祥瑞,“绮神州”则勾勒出神州大地的绚丽春光,奠定全诗豪迈基调。
颔联“芽苞乍绽黄金缕,燕影新归白玉楼”以“黄金缕”喻新生的柳芽或杨芽,“白玉楼”暗指华美的建筑,通过细腻的早春物象,传递出生命力的蓬勃与社会的繁荣。
颈联“水暖鸭嬉波潋滟,风和云卷意绸缪”化用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以鸭嬉水暖、云卷风柔的动态画面,隐喻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盎然生机。
尾联“遥思汉祖开基业,更喜今朝驾梓牛”通过汉高祖刘邦开基立业的典故,将历史与现实联结,既表达对先辈功绩的追怀,又以“驾梓牛”喻指当下人民继承勤劳传统、开拓进取的精神,深化了对盛世的赞美。
“驾梓牛”的含义:
1. 农耕意象:牛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勤劳与丰收,“驾梓牛”直接指向农耕活动,暗合龙抬头“春耕始”的习俗,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2. 工艺象征:“梓”指梓木,古代常用于制作农具或车具,强调工具的精良与实用性,暗含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3. 历史隐喻:与“汉祖开基业”呼应,“驾梓牛”既延续了历史脉络,又以“驾”字凸显主动作为的精神,象征当代人在先辈基业上继续开拓的豪迈气概。
4. 盛世图景:通过“驾梓牛”的具象描写,展现盛世下百姓安居乐业、辛勤耕耘的图景,传递对国泰民安的赞美与对未来的信心。
全诗以“龙抬头”为线索,将自然春意与人文精神熔铸一体,既具历史纵深,又洋溢时代豪情,实现了传统意象与现实主题的完美统一。
诗人简介:
简亦景,字:桂清,湖北省孝感人。人称“江南隐士”。自幼酷爱语言文学,初中时幸得高级教师汤文斌老师悉心教导,自此心中种下“诗与远方”的梦想,一生创作大量自由体诗与散文。如今花甲之年,儿女皆已自立,便归乡定居,以诗茶为伴,执笔遨游于古韵之海,漫步于夕阳之下。
这首七律《二月二龙抬头》将传统节日与春日景致、历史典故、时代精神巧妙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时代气息。
开篇“二月初元龙驭头,春苏四野绮神州”,起笔大气,以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意象开篇,直接点明时令,引出万物复苏的春日盛景,“绮神州”三字,将春日里神州大地的生机勃勃、绚丽多彩展现得淋漓尽致,奠定了全诗豪迈、昂扬的基调。
颔联“芽苞乍绽黄金缕,燕影新归白玉楼”,笔触细腻入微,“黄金缕”“白玉楼”的精妙比喻,将早春新生的芽苞与归来的燕影描绘得精致典雅,既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新生力量,又从侧面暗示了社会的繁荣气象,对仗工整,尽显诗人文字功底。
颈联“水暖鸭嬉波潋滟,风和云卷意绸缪”,化用经典诗句,营造出闲适、和谐的画面,以自然之景隐喻社会的和谐稳定,“意绸缪”三字,又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对未来的谋划与期许,富有深意。
尾联“遥思汉祖开基业,更喜今朝驾梓牛”,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勾连,借汉高祖开基立业的典故,表达对先辈功绩的敬重,“驾梓牛”则以农耕意象为核心,从多个层面进行象征,既体现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又彰显了当代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