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之游
作者:王慧仙
儿媳妇在航天公司工作,一年四季总是加班,每天早出晚归。大年初一早上6点12分,她就匆匆忙忙赶去上班了,估计是要做实验吧。我看着十分心疼,可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正月十九,正好是周日,也许是工作任务完成了,她这天没加班。于是,全家一起自驾前往上海宝山游玩。我们首先来到宝山寺,据介绍,宝山寺由新建的宝山寺主体建筑群、明清文保建筑群和新建寺院园林三个部分组成,共同构建了以佛教文化为纽带的新自然主义文化遗产历史保护风貌区。寺庙的建筑群包含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大小殿堂,建筑风格古朴厚重。这里不仅有着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其建筑形式、木料、瓦作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保留了晚唐宫殿式建筑的古朴壮丽,展现出高超的木工技艺和艺术审美。
我们边走边看,殿堂内外由粗粗的圆木柱与木板结构组成,暗红色的外观十分光亮,格外引人注目。我摸了摸滑溜溜的粗圆木柱,说道:“这木柱好滑溜光亮啊。”儿子说:“这都是用檀香木建造的。”此外,宝山寺还拥有丰富的佛教造像和园林景观,比如祇园和金塔,进一步提升了它的文化价值。走进每座殿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光闪闪的佛像,跪拜的游客络绎不绝。我和小孙子也去跪拜,后面等着的大人小孩很多,我们只好匆匆拜完就离开了。儿子拿着一束香点燃后递给我,我模仿着一位老人,双手拿香,诚心地边许愿边自转了一圈,然后把香丢在燃烧的香炉里,接着就跟儿子他们前往罗店古镇。
走近罗店古镇,眼前的景象就如同古诗中屡屡出现的“江南小桥流水”。我们在弓形小桥上,以桥边古色古香的八角亭为背景,给小孙子拍照,大人们也一起合影留念。之后,我们过了弓形小桥,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和民居,门面上一串串红色宫灯,在古色墙壁的衬托下显得鲜艳夺目。各种各样的店铺里,货物琳琅满目。走到一个书画店时,一幅鲜艳的牡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进去欣赏一下,可一转身,发现儿子他们已经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不见了。我赶紧去追,还好没追多远,就看到他们被一家闪闪发光的铜器店铺吸引,正在欣赏铜器。
我走进店铺,突然想起要给小孙子和小外孙买属相。我和儿媳妇开始挑选属相,儿子则和店主老大爷聊了起来,他和谁都能很快熟络起来。店主老大爷听说我们是甘肃人,就说他对甘肃西峰区、合作、临潭很熟悉。我听了,颇有感触地问:“您看起来不像甘肃人啊。”儿子帮我解释道:“老大爷是上海人,在甘肃工作过。”他俩继续聊着,我拿起小猪、小狗的属相摆件,比比看哪个更好。儿媳妇还挑了个马的属相,我问:“这是给谁的?”她说:“给剑英的。”我心里暗暗想,儿媳妇心真好,给自己没挑,还给我女儿挑。随后,她也给我挑了个小猴,我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啦。”她又挑了个小鹿,我说:“属相里没有属鹿的。”她说:“这个小鹿很可爱,给我女儿。”我想给孙女挑一个小狗属相,儿子说:“不用给她挑。”我拿出100元,看看标价还差多少。店主老大爷很爽快地说:“100元4个,拿去好了,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常来玩。”我们告别了老大爷。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没给儿子和儿媳妇买属相,可已经走出很远了,心里不禁有些遗憾,我跟儿媳妇念叨这件事,儿媳妇说:“我们都是大人了,买什么属相呀,又不像小孩。”
罗店镇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保留着许多民间艺术工艺。听说端午节时,罗店龙船极具观赏价值。罗店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江南水乡的风貌,又有现代繁华的气派。漫步在罗店古镇的街头小巷,仿佛穿越到了商贾云集、繁华喧嚣的旧时集市。走回弓形小桥时,小孙子拉着他妈妈的衣角耍赖不走,还想在罗店继续转悠,买他喜欢的玩具。我们只好依着他,又转了一会儿,买了个儿童弓箭,他才肯回家。我也是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