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居夷诗点评二
村南
花事纷纷春欲酣,杖藜随步过村南。
田翁开野教新犊,溪女分流浴种蚕。
稚犬吠人依密槿,闲凫照影立晴潭。
偶逢江客传乡信,归卧枫堂梦石龛。
一幅农家春野图也。此诗风陆游诗中亦可见也。
山途二首
其一
上山见日下山阴,阴欲开时日欲沈。
晚景无多伤远道,朝阳莫更沮云岑。
人归暝市分渔火,客舍空林依暮禽。
世事验来还自领,古人先已得吾心。
此诗颇难点评,但直感不凡。我且琢磨一番。首联仍旧平中起诗,又复含有深意,日应该指的是朝廷特别是皇上,上山下山联系后面语境应该指的是人生路。颔联谁天都快黑了我的路还远应指人生还要继续探索,希望再不要出现云岭蔽日的情况。然后叙述了晚来孤寂阴明不定的夜景。最后总结说,前人其实领教过这种境遇,但对于自己来说,要打心底有相同的感受,还得自己亲自体验。阳明此诗,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对武宗皇帝的不满,特别是其二中有‘茂陵多病终萧散,何事相如赋子虚‘’’的句子,说司马相如写子虚赋是为了表现才能求官,而自己上书纯为了国事,但境遇完全不同,即为可证,同时也表明相同境遇相同心境的不止自己一人,一次安慰勉励自己由此可见,阳明心中仍有苦闷。
南庵次韵二首
其一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
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
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涯。
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僭汀鸥一席沙。
洒脱自然,与天地同在。
其二
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
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
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
年年岁晚长为客,闲杀西湖旧钓矶。
怀才不遇,忠心难赏,致之荒野,坐观天地,超然物外。幸也,不幸也?
观傀儡次韵
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
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描尽世态,看穿世情。且保自己本性赤子之心即可,何必要带面具呢。读完哈哈大笑三声。
次韵胡少参见过
旋管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
此诗表达的心态用同其他诗相同。值得赞叹的是尾联。临花惆怅,原不在赏花也。语出新奇,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妙哉。
雪中桃次韵
雪里桃花强自春,萧疏终觉损精神。
却惭幽竹节逾劲,始信寒梅骨自真。
遭际本非甘冷淡,飘零须信季风尘。
从来此事还希阔,莫怪临轩赏更新。
此诗颇含哲理,亦内涵心学要旨。雪中桃花强春固然坚强,又何如竹节劲挺,梅花耐寒?勉励自己在顺境时固然要奋发有为,不怕牺牲,更要能经受住逆境的磨难和考验,无论何时,保持良知不变,莫要负却初心。
舟中除夕二首
其二
远客天涯又岁除,孤航随处亦吾庐。
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
事业无心从齿发,亲交多难绝音书。
江湖未就新春计,夜半樵歌忽起予。
此诗准确抒发了阳明岁末感慨孤身千里,事业难就,眷恋山林,而又豁达通便的心态。
睡起写怀
江日熙熙春睡醒,江云飞尽楚山青。
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
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鸟自流形。
未须更觅羲唐事,一曲沧浪击壤听。
此诗含美学原理,亦合王明心学。自然之美需用心感受,心灵不美,又如何感受和珍惜自然之美?¨天地万物之声非声也,由吾心听,斯有声也;天地万物之色非色也,由吾心视,斯有色也;天地万物之味非味也,由吾心尝,斯有味也。”所谓天地万物,其声色味俱是客观存在,但若没有人心来品读,声色俱无可呈现。再者,何种声色之人看声色,俱能看出不同之声色。‘’“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由此可以明白,花的样子、颜色、情态,俱是看花人自己的样子、颜色、情态。人为天地万物之心,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天地万物因本心而存在,呈现为意义世界,由良知而明辨,呈现为道德世界,由良知而照觉,呈现为审美世界。”
以上几段话,方才明白何为物象,何为审美。心灵如何与天地万物相关照和感应,心灵如何与万事万物各安其所。审美世界之所以能活泼呈现,正是本心灵觉如如地澄明,物我合一,天人一体,生机由本心激活,物态由灵明照觉。审美是感悟天地造化的心灵沉淀,愈少机心愈能读出至美之物象。
三山晚眺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此诗颔联天高江阔,气象宏大。明月高悬,千帆逆风,有动有静。颈联符合人情,见花暗才知春晚,见水流方知愁深。自然与感觉合二为一,比喻在其中,非细读不能感受也。鹅羊乃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