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过赏花韵味浓
作者:鲁生琳
阳春三月的广州正是花的世界,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百花争艳,各放异彩,落英缤纷,一派壮观的景象。
临近惊蛰,就迎来了一场春雨,雨是夜里悄无声息地下的。天刚麻麻亮,窗外边的雀儿就叽叽喳喳将我从梦中吵醒,好像在告诉人们,雨停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良晨美景莫蹉跎。
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天灰蒙荫翳,夜雨给人们留的礼品是,地面上一层湿漉漉的水,天上一层浅灰色的薄云。春雨给花城洗了一个澡,一切都显得焕然一新,生机勃勃。花草树木被清洗得干干净净,清爽迷人,吸进鼻腔里的空气甜丝丝的,沁人心脾。
我漫步在南方医科大学的林荫大道,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人行道两旁的大榕树,叶子被冲洗得绿翠如玉,排成一行的紫荆树,花开得正旺,紫红色的花朵一簇簇在微风中摇曳着,频频向人致意,一些小喇叭似的花瓣纷纷扬扬落入道旁的草坪,将这一所培养医学人才的高等学府妆扮成美丽的童话般的世界。
没过两分钟,太阳好像刚从浴室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的从白云山顶露出半个笑脸,靠近山顶浅灰色的云层一霎那变成了橘红色,远处的云层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彩云,我真感叹这大自然的神奇。
我漫步进入了南方医院的小花园,花园不大,可花的品种不少,琳琅满目,飞红遍地,我不懂花,只是按照每种花枝中挂的名称尽情的欣赏着。郁金香、天竺葵、红百合、毛地黄、花毛莨、矮牵牛、五彩苏、金鱼草、蓝花丹、大红秋海棠、狐尾天门冬等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真是奇光异彩,让我这个北方人大开眼界,广州真乃名实相符的花城。
不过在这千姿百态的鲜花丛中我最赏识的还是绕着围墙一行一行开得正旺的三角梅,它的花期长,有深红的,粉红的,玫瑰红的,层层叠叠,在花园里显得别具一格。长在花园中间的几棵木棉树,树杆挺直,叶子还没长出,花蕾却争先怒放,红木棉红得醉人,黄木棉黄得耀眼。
我来到花园墙角一堆芭蕉丛前,雨后的芭蕉叶翠绿翠绿,叶面上还留着珍珠似的水珠,随着微风在叶面滚动着,在初升的太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对芭蕉情有独钟,它不显眼,不妖艳,庄重大方,在文人骚客眼里,芭蕉多情,能诱发创作的冲动,在临窗听雨打芭蕉叶的清脆悦耳,空灵悠远,万般思绪涌上心头的环境下,吟出了许多咏芭蕉的千古绝唱。我至今还能吟诵的郑板桥的《咏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白居易的“隔窗听夜雨,芭蕉先有声”,宋词中还有“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阶前落叶无人扫,满院芭蕉听雨眠”,这些美妙的诗文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芭蕉叶宽,青翠欲滴的叶子又名扇仙,从古到今人们喜欢用芭蕉叶制作扇子,用以消暑降温。在上世纪人们生活尚不富裕的年代,几乎家家都有芭蕉扇。芭蕉扇风量柔和,随心所用,造价低廉,在风扇空调还不普及的年代,算是最好的消暑工具,我家至今还保存有5把芭蕉扇,每到暑天便拿出来搧凉驱暑,为此还写了一首打油诗:一把蕉扇手中握,摇东摇西皆由我,只求心静自然凉,酷暑炎热奈我何?
我站在雨后初晴春意盎然的花园,浓浓的春意渗透了身边的一切,活跃在花丛中的鸟儿,上下穿梭,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声,叽叽喳喳追逐雀跃。给花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人到老年,总喜欢安静,喜欢静下心来独享春天的一缕阳光,置所有喧嚣于心门之外。当我正静静地凝视芭蕉叶上随风摇曳的水珠时,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打打闹闹进了花园,打破了花园的静谧。他们追逐着打闹着,全然不顾地面有水,裤脚都弄湿了,有的倒在了地上,还在戏闹,看着他们那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样子,我不由得微微一笑,这多像自己小时候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疯”样子。我安静地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百感俱生。围墙外大榕树密密的绿叶在微风中摇动,像是大自然的轻声絮语,让人们想起生命的美好。细想年到九旬,既有渐行渐远,香消玉殒的遗憾,也有涅槃重生的庆幸。我们这一代人生在苦难的年代,像这些孩子这样大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饱受磨难,十来岁就割草砍柴喂牲口垫圈,有的甚至为别人家放羊,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挨饿受冻。也许正由于艰苦生活的砺炼,造就了这代人心灵世界充实强大,爱国敬业,清廉直正。为国效力的能量就是从苦难生活的砺炼中积累起来的,成为一笔用什么也无法取代的宝贵财富。想到这里也就心地坦然,波澜不惊了。
羊城的三月,百花争艳,春意浓浓,夜晚这一场悄无声息的春雨下得真好!

作者简介:鲁生琳,1935年生,陕西旬邑人。1961年陕西师大毕业留校,任政教系政治经济学助教。后陆续调咸阳市周陵中学、渭城区红旗公社、咸阳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从事教育、基层领导和宣传工作。1984-1992年担任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1993-1996年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现已结集出版《春播秋拾》散文集等,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厚、语言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