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着走着就散了
杨舟平
有首著名的现代诗叫《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接下句是:“风吹过云就散了,影子淡了”后面还有好多类似句式的诗句,都流传甚广。这首诗有说是徐志摩写的,有说是席慕蓉写的,还有人说是慕容雪村写的,考据者都言之凿凿,这里暂且不表。但看“走着走着就散了”这句,我突然想唠叨几句。
上前天中午,一位二十多年未见的郭姓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从广东佛山回老家了,要见我叙叙旧,我接上电话,神情激动:二十多年前,我们可是无话不谈、三天两头在一起的好朋友,那时都年轻气盛,好交朋友,郭君大我三岁,在一家国企上班,他初中刚一毕业就顶替父亲岗位参加了工作,人又帅气仗义。我们是在一次朋友孩子满月宴上认识的,觥筹交错后,彼此便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之后,郭君便成我最要好的朋友了。我们一起紧密、友好地相处了大概五年时光,郭君因单位转型、生意不景气,和妻子都下岗了。我当时也曾帮他想过多种再就业的办法,但他反复考虑后,毅然决然地想和妻子去广东佛山创业,因为他的姐姐姐夫在那里工作且安家。他的这一想法我也非常赞同、支持。他和妻子临走那天我还送到了车站。之后一别,唯有电话偶尔联系。他仅回过几次老家,也因生意关系时间紧张,我们就没有见面机会。再后来,手机普遍了,逢年过节彼此短信问候一下,知道了他在佛山做建材贸易生意,而且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意节节攀升。他的父母大概在2010年左右也被接到佛山安享晚年,他从此再也没回过老家。
我放下电话不到半小时,郭君就扑面而来我的办公室,还是以前的大嗓门,不过乡音中略带有点粤语味,身体发福了许多,头发稀落了不少,海风的滋润使他的皮肤比以前还白净了些,从一身行头和神态看,小日子应该过得不错。接着就是一阵寒暄,问过彼此近况后,我们间突然就没话可聊了,甚至连话题也没有了,我便觉尴尬,就说天气,他应了声,看得出他和我也有同感。我们一起聊了不到四十分钟,因我还要处理一些紧要公务,他一看我忙,就起身告辞并约我中午一起吃饭再谝谝,按说,我要请他吃饭的,但因中午要参加亲戚孩子婚礼,给我还安排了仪式上的讲话,耽误不得。我解释了一番后,他表示理解,就握手告别了。第三天,他给我打电话说已到佛山,欢迎我有机会到佛山来玩。我嗯嗯几声,他就挂断了电话,之后,至今没再联系。
现在我就想,当年我们可是铁杆朋友,常在一起吃饭喝酒打牌闲逛,彼此知根知底,毫无隔膜,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干啥,谈正事聊闲事,有说不完的话,班外几乎天天泡在一起。时间真是把杀猪刀,刀刀见老,只二十多年未见,其间,我们彼此都经历了好多工作、生活上的事情,诸多风风雨雨,二十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算短,骨感的现实时时给每个人上课,也改变着每个人的志趣爱好、生活习惯、朋友圈,更何况工作、生活环境的不同,地域的差别,人的变化就更大了。
我忽然似乎懂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少年闰土与少年鲁迅曾是一对很好的玩伴,闰土要离开鲁迅家时,少年鲁迅急得大哭起来,闰土也掉眼泪不愿离开,可见两个少年的友谊在彼此心中已经深深扎根。之后的日子,两人的生活都经历了很大变故,直到二十年以后再次见面,虽然一眼就认出了彼此,鲁迅还是叫闰土为闰土哥,闰土却称鲁迅为“老爷”,面对这样的称呼,鲁迅知道两人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生活的磨砺,时间的阻隔,曾经嬉笑玩闹的伙伴,如今都已满身风霜,岁月磨去了所有的天真,两人只说了几句话,剩下的便只是沉默对沉默了。中年的鲁迅和闰土已完全成为两个阶层的人,成为两个精神世界的人,虽然曾经熟悉但如今已形同陌路。
我也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尤其到了中年以后,每个人的生活际遇不同,再次同学聚会时已绝对找不到以前那纯真的同窗感情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大都是乘兴而来,散场时多半败兴而归。
人生其实谁也陪不了谁一辈子,即使举案齐眉的神仙眷侣也不可能同赴黄泉路,有些路只能靠自己一个人走下去,自己陪自己了,孤独才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人生不同阶段一定会有不同社会关系、遇到不同朋友,越往后,说得来的朋友会越少,但却越珍贵。
人生就是这样了,活着活着就老了,走着走着就散了,说着说着就没话了,承受孤独才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是为人间沧桑。
2025年2月28日修改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中国法官文联理事,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省柳青文学研究会、省国学会会员,民盟省政府文学院副院长,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市苏轼研究会监事长、凤翔区文联常务副主席、凤翔区作家协会主席,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首届中国丝路散文奖、第三届“六维”宝鸡市作家协会文学奖得主,《雍州文学》编委会主任、《一览文学》杂志主编、《都市文苑》副主编、《今日头条》等数家平台专栏作家,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一城烟雨》《一树花开》等。作品多篇入选省级中学语文辅导教材、成为多省市中考语文试题解读文章。作品多次被《人民文摘》《海外文摘》《中国妇女》《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法制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陕西日报》《散文选刊》《美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凤凰网》《腾讯网》《中国作家网》等平面、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共计15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