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十五吟
唐代诏令设立"中和节"原农历二月初一,后演化为二月初二。"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即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等。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民间"社日节",祭社、暖寿、做众、做牙、社日节等。中国民间将"中和节"与"龙抬头"等节日合为一个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中和节
一
节日由来紫殿新,御筵只是自知春。
君王赐物怀民户,刀尺颁传送外臣。
二
正大乾坤两袖清,中和节序问苍生。
农书本色呈龙御,天道天然续太平。
三
二月初来种薄田,高台诏令圣人篇。
三秋我我天留我,百姓年年又一年。
龙抬头
四
春江春水见龙头,秋色秋风问稻收。
蚕妇东西催跃马,农夫早晚唤耕牛。
五
春种河山稻满田,秋收父老盼丰年。
今生一亩三分地,好景千家一片天。
六
农家有事田头说。月色无言门外别。
五岳时归草木青,三山又到春龙节。
七
农夫万户谋温饱,半夜金鸡争鼓吵。
山岭杂耕牛奋蹄,田原灌溉露龙爪。
八
农夫无语踏春天,织女清仓灯未眠。
你种高粱他种稻,共期秋日乐丰年。
九
茫茫东北菊花香,岁岁江南稻谷黄。
春种田头流汗水,秋收笑语满粮仓。
十
春野金鸡破晓天,暮歌玉兔遍山川。
扶犁叱犊翻泥浪,播下青苗复一年 。
十一
月来月去已成章,山后山前百草香。
春种依然多暮雨,秋收只盼有余粮 。
十二
千家车马竟昏晓,一片金黄情未了。
把酒田头送落霞,镰刀舞处惊飞鸟。
土地诞
十三
土地公公今有灵,民生百顺万山青。
田边芳草水云色,野外春苗香满亭。
十四
社日欢歌寻野村,春风醉舞入田园。
家家厚泽千仓满,岁岁丰收万水源。
十五
乡村祭社鼓锣欢,庙里高烧四海安。
耕地耕烟随日富,春风春种接天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