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望鲁山一日游
常太锋
前天好友太嘉打电话跟我商量说想爬爬山,我说最近从抖音上看到济南莱芜望鲁山风景不错,前几天也跟好友兆旭说到此事,待定好时间我们就择日出发。
今天,风和日丽,一大早与兆旭、太嘉、孙女士我们一行4人,从博山出发直奔莱芜望鲁山,望鲁山是抖音网上驴友打卡之地,济南、淄博许多驴友闻名而来。来前我了解到:望鲁山,又称“二泰山”,位于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海拔726.6米,为原山诸峰之一。山体系花岗岩地质构造,山势绵亘,是博山与莱芜较高的界山之一,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的分界线。山上主要植被为松、柏、刺槐,矿产资源丰富,有蛭石、重晶石、花岗石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车过淄博济南两市交界青石关不久,看到济南望鲁山景区旅游标志牌,于是我们导航抖音上说的大英章水库,由于第一次来人生地不熟,尽管有导航,但路况没有想象的好,多走了不少弯路。后来在热心老人的指点下,我们便不得不从山的东坡往上爬,刚上来时,还有羊肠小道可走,但后来是越来越难走,分不清哪是路,甚至不得不弯下腰走。初春时节,山上到处是荒草、荆棘、刺槐……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个人只好顺手捡起小棒作为拐杖,大家都小心翼翼,三位男士,时不时分头在前面探路,我心想:这不叫旅游了,简直是探险!这样的旅游一个人不能来!还没到半山腰,孙女士就落后了,甭说女士了,三位男士也够呛,因为根本就不是人走的道!好在我们是成年人,我们不气馁,放眼望去山顶探海石处,就有游人在走动,此时我想到了:山高人为峰,登高望远,不就海拔726米?!登上半山腰后,沿着山脊又有了羊肠小道,路较前好走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午时分,我们也像其他驴友一样,登上了望鲁山的顶峰——探海石,大家依次尽情地拍照合影玩耍。

我们恰巧遇到了当地莱芜的三位女士,她们热情直爽,说前天她们也是从东坡上来的,路是真的不好走,下山时应选择南坡,坡度缓慢路好走,一线天等景点都在南坡。据她们讲早起攀山登上此石,可见东方云海缭绕,旭日东升。《莱芜县志》对此石有记载,“望鹿山(即望鲁山),在河庄(今和庄)北,三峰秀削,顶有巨石”。望鲁山上还有娘娘石,传说鲁国公主嫁到齐国,后两国交恶争战,公主不能回娘家,思念亲人时,公主就登望鲁山眺望,后化为娘娘石。整个山顶处怪石嶙峋,松柏葱茏,游客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造化,真是鬼斧神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我们7人结伴下山,一路上,整个南坡处处巨石嶙峋,仿佛置身云南石林,在初春时节松柏依然那么青翠,大家时不时的驻足拍照合影。我们还遇到了一只老年小分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身着绿军装,举着飘扬的五星红旗,乐在其中!最主要的是相对东坡南坡的路况更好走些,于是我们的心情也小鸟般的愉悦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哼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下山后,已是下午两点,我们本想吃莱芜炒鸡,可能是旅游的淡季,一路上一是没看到炒鸡店,二是过了青石关,转眼不到半小时就到博山地段了,我和太嘉开玩笑地说,今天咱俩车接车送,享受部长级的待遇。兆旭来回开车辛苦自然不说,还热情的款待,我们吃了忘不了全羊,这就是真正的发小啊,我们从孩童走到了今天,今年我们哥仨整六十!

作者简介:常太锋,喜欢读书、写作,在学习强国、淄博晚报等媒体偶有文章发表。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