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湖教育线上论坛第24期于2025年2月16日圆满结束。此次论坛由孟子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思启主持,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论坛聚才汇智,成果显著,有近20篇文章发表。其中的精彩言论、经典案例、精当实施,为末流生源学校的逆袭提供了理念引领和落地实操。
一、精彩言论
1. 孟国泰:
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要看其“加工水平”和“提升能力”。一流生源的学校取得一流升学率是理所当然,末流生源学校取得不起眼的升学率,才是奇迹。
黄果树大瀑布,是白水河走投无路时闯出的壮观;逆风翻盘,是末流生源考大学无望时创造的奇观!
谁说差生差,他比差生差。
差生并不差,潜能待开发。
差生像花蕾,绽放花自大。
差生像金矿,开采富万家。
世上本没有道,一个人走过,就有了道。这条道,就是逆袭之道。逆袭之道,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最重要,那就是:自育之道!
最好的教育是自教自育;
最好的教学是自教自学;
最好的管理是自管自理;
最好的评价是自评自价。
逆袭,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是最晚的。看准了,就大胆去做,若迟疑一步,就会错过许多机会。只要马上行动,逆袭都是最早的。不抛弃,不放弃,即使从零开始,也会有奇迹。
逆袭成功,往往不取决于“能不能逆袭”,而是“敢不敢逆袭”。“能不能逆袭”只是能力问题,“敢不敢逆袭”则是魄力问题。前者只是战术,后者才是战略。在逆袭之道上,战略比战术重要。
办学如打扑克牌。校长能抓到一把好牌固然神气,但即使抓到烂牌,也能打得津津有味,甚至赢牌。
2. 刘士秋:
末流生源学校逆袭之道:
目标导航,工具引领;
减负空前,成绩巨变。
立足学校实际,优化课堂教学,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事流程化,教学程序化,
物品定制化,评价标准化。
3. 朱思启:
加工水平是第一位的,决定了学校的发展。
末流生源逆袭之道,必须研究“学”和“习”。
评价一所学校不能仅看出口,更要看入口与进口的比较,出口与进口的比率值是最客观的评价。
4. 郭丽:
新五育、新五乐与三和教育为末流生源学校照亮了逆袭征程,带来了破茧成蝶的希望。
5. 王玉强:
薄弱学校逆袭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关键在领导,根本在教师。
6. 仲崇波:
末流生源学校要实现逆袭,除了以德服人、入情入理的教育和刚柔相济的管理外,老师要重点考虑如何让学生学懂弄透教材。
7. 刘利民:
高人引领,抓点带面,期待教育的春天。
8. 王培鉴:
末流学校教育突破不能简单模仿名校模式,而应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由易到难、教学相长”的理念。
二、经典案例
1. 德州睿聪实验学校
背景:生源基础薄弱,2021年本科上线仅9人,2024年本科上线人数达112人,提升率1244%。
措施:实施“整体建构”理念,推行“三和教育”(与自己生命的和谐,与他人生命的和谐,与天地万物生命的和谐)。课堂采用“和谐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学校管理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严格,如“无声餐厅”“无声自习”“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家长全开放,可随时进校听课、检查作业和教学管理。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成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成绩大幅提升,社会评价良好。
2. 原平市实达中学
通过“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实施“三标课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推行“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实施个体教学、对子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三、精当实施
1. 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教”到“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小老师、好老师。
“三和教育”理念:通过和谐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自理、自评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堂教学的创新
“三标课堂”:明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满分策略”和“限时测评改”:通过查缺补漏,夯实学生基础,逐步建立学习自信。
“小组合作,当堂评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当堂评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3. 学校管理的优化
精细化管理: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家校合作: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 评价体系的完善
多元化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还涵盖学习过程、综合素质等。
层次评价:采用开放性评价方式,鼓励学生逐步提升。
自主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增强学习主动性。
5. 文化与氛围的营造
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包容、尊重的校园氛围,接纳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自主管理:通过“本周我当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
整理: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