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游记
一罗培永
岁在嘉时,序属良辰。余怀拳拳敬慕,心向巍巍井冈。革命圣地,魂牵梦萦久矣;山川胜境,夙愿终得一偿。遂整装启程,往赴那片红色沃土,以缅先烈之遗风,以寻历史之真章。
初入井冈,山峦逶迤,翠影连绵。峰峦若聚,似蛟龙腾跃于天地;林壑尤美,如绿毯铺陈于山川。清风拂面,送来草木之芬芳;鸟语盈耳,唤起心灵之畅然。然余之游意,非仅为览自然之秀色,更期探寻往昔革命之峥嵘,领略先辈之壮怀。
忆昔一九二七,秋收义举,烽火乍燃。湘赣大地,阴霾笼罩,民不聊生。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引兵转赴井冈。此诚为英明之决断,如暗夜启明灯,为革命寻希望之途;似狂澜立砥柱,挽危局于既倒。彼时井冈,有袁文才、王佐拥兵据守。袁王者,出身贫寒,素怀侠义,占山以图自保,聚众而抗强权。毛泽东同志,胸怀天下,智略超群,亲赴其营,晓之以大义,动之以真情。恩威并施,终使袁王心悦诚服,率众归附。工农义军,得此助力,根基始固,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遂在井冈扎下深根。
翌年阳春,朱毛会师,堪称革命之盛事,历史之丰碑。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之余部,历经千难万险;湘南义士,怀救国之宏志,辗转千里来投。与毛泽东同志所领秋收之师,于井冈合璧。两军相聚,如龙虎际会,风云变色;似江河汇流,波澜壮阔。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应运而生。从此,革命有了中坚,力量得以凝聚,为日后之发展壮大,奠定坚实之基。
黄洋界上,战云密布,硝烟弥漫。敌军犯境,围困万千重,妄图一举荡平革命之营垒;红军御敌,坚守寸土间,誓以热血捍卫井冈之尊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同志之妙笔,绘就战斗之壮烈,尽显胜利之豪情。站于哨口,凭栏远眺,当年之战场遗迹,历历在目。壕沟犹存,似在诉说昔日之激战;炮台依旧,仿佛回荡往日之轰鸣。遥想红军战士,临危不惧,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抗敌之坚甲利兵;以坚定之志,守我革命家园。其英勇无畏之精神,如高山巍峨,令人敬仰;似江河奔腾,千古流芳。
彭德怀同志,亦于危难之际,率部上山。其威名赫赫,勇冠三军。与诸将携手并肩,共御外敌,为保卫和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立下赫赫战功。彭帅之至,如虎添翼,使革命力量更加强大;其行其举,如中流砥柱,稳我革命之根基。
井冈之五大哨口,黄洋、桐木、朱砂、双马、八面,地势险要,雄关巍峨。或踞山巅,或扼谷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红军将士,于此修筑工事,严阵以待。凭借天险,屡次击退敌军之进犯,如铜墙铁壁,护我井冈之安宁。每临哨口,观其险峻之形,思其往昔之战,不禁感叹先辈之智慧与勇气,实乃千古之楷模。
反围剿之役,经典战例,数不胜数。红军将士,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之英明指挥下,灵活运用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此十六字诀,如用兵之妙法,克敌之奇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屡创佳绩。面对强敌,红军将士毫不畏惧,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其战斗之英勇,智谋之超群,令敌人闻风丧胆,使革命威名远扬。这些战斗,不仅是军事之胜利,更是精神之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之革命力量顽强生命力与强大战斗力。
八角楼中,灯光如豆,却照亮了革命之征程。毛泽东同志,于此挥毫泼墨,著书立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如暗夜之明灯,为迷茫者指引方向;似思想之利刃,剖析时势之要害。灯光摇曳,映照着伟人的坚毅面容;笔墨流淌,凝聚着对革命前途之深刻思考。那微弱的灯光,穿越时空,照亮了中国革命漫漫征途,成为无数革命者心中希望之光。
朱德之扁担,亦为井冈佳话。朱德军长,虽位高权重,却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挑粮上山,不辞辛劳,往返于崎岖山路之间。扁担虽轻,却承载着革命的希望;脚步虽重,却踏出了胜利之曙光。战士们为了让朱军长多休息,藏起扁担,而朱军长却又另寻扁担,刻上“朱德记”三字,继续挑粮。这小小扁担,见证军民深厚情谊,彰显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崇高精神。
毛泽东同志,文韬武略,举世无双。《西江月·井冈山》,词章豪迈,气势磅礴,书黄洋界之胜绩,展革命者之豪情。“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寥寥数语,尽显红军之坚毅与从容。《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更是意境深远,格调高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此等胸怀,此等气魄,非伟人不能有之。其诗词,不仅是文学之瑰宝,更是革命精神之生动体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至夕,于山中餐馆食红军野菜,品红米饭,尝南瓜汤。饭菜虽简,却饱含先辈之艰辛;滋味虽淡,却蕴含革命之深情。忆往昔,红军战士缺衣少食,以野菜充饥,以糙米果腹,却能坚守信念,奋勇杀敌。今余享此佳肴,当思来之不易,珍惜幸福生活,传承革命精神。
夜宿红军宾馆,枕着松涛入眠,梦绕往昔岁月。脑海中浮现先辈们英勇身姿,耳畔犹闻当年枪炮之声。虽已时过境迁,但革命先辈们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夜空;似熊熊烈火,温暖人心。
翌日清晨,东方既白,曙光初照。山间清风徐来,凉爽宜人;林里鸟鸣婉转,悦耳动听。松涛阵阵,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竹海茫茫,似绿波荡漾,生机盎然。余漫步于山间小径,呼吸着清新空气,感受着大自然之美好。此刻,心意飞扬,思绪万千。遥想当年,先辈们在此浴血奋战,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而今日之井冈,山河壮丽,岁月静好,皆乃先辈们用生命换来。我辈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井冈山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山之路,虽有不舍,然心中已满载收获。回首望去,井冈山在朝阳亡映照下,愈发庄严肃穆。那连绵山峦,那茂密森林,那蜿蜒小路,皆成为心中永恒记忆。愿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愿祖国山河,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此次井冈之行,实乃人生之幸事。感怀之际,遂作此文,以记其游,以颂先烈,以明余志。有《水调歌头》一首作为纪念!
遥念井冈月
曾照战旗红
秋收烽火初起
义举震苍穹
引兵罗霄山脉
收编袁王壮势
伟业始称雄
朱毛相逢处
浩志与天同
黄洋险
凭栏望
忆兵戎
当年鏖战
枪炮声里敌魂忡
游击奇谋神妙
反剿威名远播
伟略韵无穷
胜地英魂聚
翠谷郁葱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