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一之相酋(下)
【原文】父子登庸,则伊尹之子伊陟,巫咸之子巫贤,韦贤之子韦玄成,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兄弟济美,则王祥之弟王览,卞粹之弟卞纯,崔陵之弟崔仲文,曾布之弟曾肇。
【注释】登庸:选拔任用。
伊尹:名伊,一说名挚,商初大臣。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伊陟:商朝大臣。据说是伊尹的儿子。商王太戊在位时,伊陟被任命为相国。
巫咸:代太戊帝之国师,用筮占卜的创始者,是一个著名的占星家,治王家有成,作《咸乂》。
巫贤:中国商朝政治人物,辅佐第13代帝祖乙,使衰落的商朝复兴。
韦贤:西汉大臣。号称邹鲁大儒。拜丞相,封扶阳侯。
韦玄成:鲁国邹人,汉臣,拜河南太守,遂继父相位,封侯。
李吉甫:字弘宪。栖筠子。唐赵州赞皇县人。27岁为太常博士。后任忠州、郴州、饶州刺史。拜相。封赞皇侯,徙赵国公。
李德裕:宰相李吉甫之子。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济美:谓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
王祥:东汉末年隐居20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历汉、魏、晋三代,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
王贤:明朝大臣。山东宁阳人。擢任户科给事中,进光禄寺少卿,再迁顺天府尹。
卞粹:字玄仁,济阴冤句人。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卞纯:封荣阳公,为卞氏四川派始祖。
崔陵:崔仲文之兄,生平不详。
崔仲文:清河东武城人。拜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曾布:北宋大臣,曾易占之子。曾巩异母弟,曾任北宋右相。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曾作为王安石的助手推行新政,徽宗时出任丞相,谥“文肃”,《宋史》有传。
曾肇:曾易占之子。曾巩异母弟。世称“南丰七曾”。北宋政治家、诗人。历任吏、户、刑、礼四部侍郎。
【译文】讲到父子先后被擢用,就有伊尹和子伊陟,巫咸和子巫贤,韦贤和子韦玄成,李吉甫和子李德裕;兄弟前后媲美的,有王祥和弟王贤,卞粹和弟卞纯,崔陵和弟崔仲文,曾布和弟曾肇。
【原文】三世为相,则张嘉贞之若子若孙也,吕公著之乃祖乃父也;四世为相,则弘农之有杨震也,汝南之有袁安也。
【注释】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张嘉贞为张延赏之父,张延赏为张弘靖之父,俱为宰相;张嘉贞相玄宗;张延赏相德宗;张弘靖相宪宗。唐代祖孙三代为相者,只此一家。
吕公著,出身仕宦世家。先祖吕龟图在仁宗朝为翰林学士,后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从祖吕蒙正,历事真宗、仁宗朝宰辅,三次拜相。祖父吕蒙亨,有政声,官至大理寺丞。父亲吕夷简,仁宗朝拜相。
弘农杨氏: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辖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弘农杨氏是后世杨氏的正宗,后世杨姓多宗弘农,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弘农杨氏的代表人物杨震,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等职,以清廉著称,官至太尉(相当于宰相)。杨震家族四代还有杨秉、杨赐、杨彪三人官居相位故有“四世三公”之誉。
汝南:古属豫州,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袁安:东汉大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译文】三世都做宰相的有张嘉贞和他的子及他的孙,吕公著和他的祖父及父亲;四世都做宰相的则有弘农这个地方的杨震,和汝南这个地方的袁安。
【原文】一十二、二十四,秦甘罗、汉邓禹,何其少也;八十二、九十一张柬之、文彦博,不亦晚乎。
【注释】甘罗:战国末期秦国下蔡人。甘茂之孙,战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
邓禹: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拜大司徒,封酂侯。
张柬之:狄仁杰荐其有宰相才。武后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封汉阳郡王。
文彦博: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第一名相。
【译文】十二岁、十四岁就做了宰相的,在秦国有甘罗,汉朝有郑禹,他们的年纪是多么的幼小呢?八十二岁、九十一岁才位至宰相,在唐朝有张柬之、宋朝有文彦博,功成名就好象太晚了一些。
【原文】四朝元宰,裴晋公莫与京焉;长乐老叙,冯可道何足观也。
【注释】元宰:丞相。
裴晋公:裴度,唐朝名相,事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长乐老叙:冯道《长乐老自叙》,历述自己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及契丹入主时期所获官爵荣宠,真是官越做越大,爵越封越高,上耀祖宗,下荫子弟。
冯可道:冯道,自号长乐老。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
【译文】历任四朝都做到首相,裴晋公的功名那一个人比得上呢!读长乐老人这篇叙文,冯可道的为人,那里叫人看得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