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浪之——舞
文/ 朱予飞
前些年我还没有生病,去过很多很多地方,有过很多很多记忆。其中包括在海南冲浪,这些曾经的美好我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一一展示出来。因为对于一个困在方寸之地的人来说,回到从前的记忆,也算是寻找到繁花与路径的解药了吧……
天刚蒙蒙亮,我们一行人从三亚驱车走环岛高速,向东南方向行驶大概一个小时,就到了驰名中外的万宁市日月湾。这里碧波荡漾,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
下了高速,一条绿荫铺就的沥青公路蜿蜒向前,道路两边的椰子树婆娑摇曳,独具一种海南气韵。加快车速,两旁的椰子树也迅捷地跑起来,迈着海浪一般的猫步,朝身后倒去。随着树木越来越稀少,眼前的开阔地立刻被一大片极富质感的海水填满,日月湾的真容便清晰地呈现出来。
一同随行的不是教练就是获过冲浪奖项的运动健将,对于海岸边的小浪区,这些大咖是不屑一顾的。大家步行环形人工岛,准备乘游艇去深海的大浪区。朋友用无人机全程跟拍,高空的俯视下大海就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白色的小艇疾驰着,仿佛一只白天鹅滑翔在水面,“鹅蹼”向下一探——小艇立刻划出一道悠长的燕尾波。
行驶没多远,小艇就开始颠簸起来,我切掉无人机视角,用一种近距离的平视准备接受一种震撼了——这是眼睛的一场饕餮盛宴。
“快看,巨浪!”小艇上的朋友像得了命令,开始跃跃欲试了,先是换上潜水服,再手持滑板迫不及待地跃入水中,双手当桨划动,身体匍匐在滑板上迅速游向远方。当一个大浪涌来,他们顺势跃骑在浪头,再一个挺身登板,瞬间就立在了浪尖上。此时一道白水线从滑板边缘甩出,随着冲浪者的盘旋俯冲,急速向四周扩散。
好一群弄潮儿,我不由得鼓起掌来。
清晨冲浪区的水气还很大,冲浪者们荡开一道道雾帘,骁勇的身姿快速穿梭在浪涛之间,将雾气搅动翻转在身后,再慢慢散至无形,此刻一个个身材高大、肌肉健硕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碧波与蓝天之间…
好久好久没有这样深呼吸了,我一边张开肺叶,一边目不斜视盯着看。
说实话真羡慕这些人的快乐,如此意境之下,他们互相吆喝着驾驭着风在浪尖上舞蹈。而平时他们口中常常念叨的房贷的压力、就业的苦恼、失业的阴影……此刻被大海的波涛涤荡得干干净净。
他们疾驰在滑板之上,贴着飞涌的浪尖无声的翱翔,血脉里激昂着冲锋的号角,而心中一定有一面猎猎的旗帜随风抖开,由此烘托出的冲浪姿势显得高贵庄重,像一名战斗后凯旋而归的勇士。
喧闹持续了很久很久,终于大家“飞”累了,也耗尽了最后一丝体能。日头偏西,冲浪者们纷纷上岸。平日对波涛翻滚的大海有着无限痴迷的我顿感索然无味,没有了冲浪者,大海也就失去了魅力,退化成一种衬景。
与朋友们走在返回的路上,踩着海边软绵绵的沙滩,正好看见一群踏浪跑上岸的年轻人,他们兴奋地大喊大叫,眼里充满着风浪洗礼后的眷恋,并相约着今后再次体验这种运动——搏击风浪的运动。
近距离的我也被影响,我也渴望一种生活——冲浪者的生活。
作者简介:朱予飞,出生于新疆石河子, 常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九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在全国省级、 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诗歌、随笔、 报告文学、新闻纪实作品近百万字。石河子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唐山文学》《人物》《牡丹》《作家文苑报》《兵团日报》等报刊。新闻、文学作品多次获奖。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