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下,英集岭的轮廓带着些许的落寂,虽没了春时的嫩绿嫣红,夏时的碧泽润绿,秋时的秋红秋黄,但色泽的杂乱无章里却透着被严寒折磨下的倔强,那些留剩在枝丫上的不多树叶旗帜似地在寒风中顽强摆动。
这一刻,时间是1月1日上午十时许。缘由,群里新年登山活动,翻越英集岭。位置,平江县城西北十多华里。
如果不是群友中有眼尖熟悉者,发现了山脚处一块近十个平米大的植被与周围稍显零落,虽说相隔咫尺,英集岭的路差一点几近错过。
观察的细致入微帮助了我们方向的明确。走上山路,初时两旁杂木稀疏,路径清晰,坡度适中;进得几十米,杂木开始稠密,两旁树丫乱窜,枯叶覆盖小路,阳光仅能穿过枝叶的缝隙斑驳点射在落叶枯草上,脚下枯叶的吱嚓声清脆入耳,冬季的寒风也因岭上树木繁枝的遮挡,而少了份山脚下的凛冽。进得百多米后,山路拐了个弯,坡度陡然升级,来了点峭壁小感觉,几十米后又趋平和,但这段路的常绿树木繁枝叶密,阳光不见,光线见阴,攀登几百米,终于走上一段平坦小路,左边望不见太阳,右边只能看见太阳光落在远处的山头。但惊奇总在不经意,竟然发现山梁右边低陷处藏有青瓦白墙,诗意情景的画面感令人耳目一新,着实惊讶了一番,如此幽静之地,确有“白云深处有人家”之异曲同工。
转过一道弯,太阳回到眼前,山路缠山而行,右边衔山,左边山体近乎垂直,惊险峻峭。如果不是与路相伴相行的树木植被的稠密遮盖,在视觉上给人制造出一种错觉而误给了心灵上充实感,这种如同悬崖边行走的惊心动魄,定会令人双膝发软,魂飞天外。不过风光总是在险峰,每年的四月份左右,这里常有成片的杜鹃花热情开放,给整座山化上红妆,非常美丽壮观。这里也曾上演过惊魂时刻,群友中有先前走过此路者,那时,不知是被情景感染,还是飞来灵感,被英集岭“忽悠”得情难自禁地模演起“西游记”,手脚肢体台词并用,高呼“妖怪来了”,谁知表演的激情力度过大,一不小心倒向了左边山坡,幸亏同行者灵敏迅捷,一把飞出“擒拿手”,抓住其脚,现场直播“悟空擒妖”,才使演出完满。真是天地之大,“孙悟空”与“妖怪”无处不在,嘿嘿😁😁。
过了该段“取景”之地,山路在平缓中带上了下坡的势头,只是节奏的转换不显山露水,难以觉察。一米多宽的路树荫满地,山林寂静,路程一段轻松后,拐了个弯,远见前面路尽处有屋角露出,待到走近,见一似屋似亭处。说其似屋,青砖成墙,拱门其上,中线起顶,往两边倾斜,且有檐出;说其似亭,仅此一间,几成方形,拱门有框无门,一进一出,对面而设,门拱上墙嵌有长方形青板石,似有字,模糊辨认,隐约为“英集亭”三字。进得“亭”内,地面凹凸,生机衰败,枯草残枝零乱其内;四面环顾,门拱内左墙上有石碑一块,碑文隽秀,镌刻有力,凝视阅读,知碑为建亭事记。原来英集岭古为东西联通要道,俗称茶马古道。岭西人众经从此道将山货特产、畜牲野味、田生土长之物输往岭东县城,换购回生活的油盐洋火、洋钉布匹……,东西两边的游子学生、商贩走卒借此求学天下、商游四方、奔波营生。碑文中叙述的官府布告严禁在此拦道乞讨、聚众诱赌等事,足见昔时此道人流物流的热闹繁忙,只是历史的天空下,光阴的昼夜兼程,走了英雄,旧了红颜,才子佳人,佳话流传,繁华凋敝,人物风流,推陈出新。英集岭的使命一样被时光零散在岁月的记忆里。
站在亭前回望,树林旁簇的山路,地盛残枝萎草咕叶,沉默无语地延伸隐没在尽头的丛林,空闲下来的路,寂静无声,其境的感染,带来思绪的恍惚,朦胧中,仿佛看见一个肩挑、手提、背负、马驼的商队在匆匆疾行,脚步人语马蹄声入耳,情景的真实如同“海市蜃楼”。
离别英集亭,山路陡坡了一段距离,树木丛林的稠密依旧,灌木缠绵树林愈炽,姿式的标新立异奇形怪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峰造极,夺人眼球。有树奇异,一兜三枝,虽纠缠不清,却又齐心协力,合力向阳,蓬勃生长的情状,令人羡慕。
睹物思人,自然共生万物,顺序的先后,确定了植物从始至终是自然的主人,最初的较量与壮烈,它们把初始的生存困境养成了生存的特长,大地的襁褓,时过境迁的更替,植物总会以生命的等待,在泥土的深处等到春天送来它们想要的温暖。人是自然后来乍到的过客,借助自然和学习自然而生存生活,因而人依自然而存是不可颠覆的真理。再遐思群员几乎六五后,家庭的组合皆为计划生育的模版,三口之家的结构如出一辙,由是观之,大自然的身体力行堪称人类永恒学习的楷模。
一步三摇的肢体语言令人厌恶,但一步三回头的情感流露却芳言如潮。“家庭树”的情怀虽“桃李无言”,却“下自成蹊”,不舍的留恋终归化为内心的铭心。
不远处大树的“一枝独秀”引人趋步,树身上的蓝色方形更是惹人探奇,近观原是该树的身份铭牌,细视才知此树芳名马尾松,芳龄200年,树身粗壮,盘节虬枝,屹立路旁,超然于林的木秀姿态似历史的老人,见证英集岭的风雨云烟,峥嵘相伴,指点乾坤。
此后的跋涉在云淡风轻中稍许“涟漪”,虽有陡坡,但英集岭西面山路的收尾陡峭一路山底,下到山脚谷地,早已联系好的农户以他的质朴热情,带给我们如沐春风的如家感,中餐原汁原味的土鸡、鲜嫩牛肉、山中冬笋等柴火大灶的农家大餐让人大朵快颐。
餐后休息片刻后的游玩更是惊喜满满,群友的慧眼寻芳,揪住了冬的霓裳衣角,冬霜后山脚荫蔽处的农田里冰霜相结,造型巧夺天工,大树年轮似的线条圆圈,工笔精致,分明清晰,弯曲的精准,五线谱神似,如铺就在大地上的乐章,冰霜结弹琴键,拉压琴弦,天地间,奏鸣出一曲冬的旋律。更有甚者,在此幽僻之地,更寻得王氏宗祠一处,北宋名相王旦的文词《三槐堂王氏家训》、《旦公序》赫然其内,询其村民,皆言为旦公后裔,此祠正偏质证如何,无力追考,但民风的向善,难能可贵。
盘桓留连终抵不住时间的催促,我们踏上回程,英集岭山路地形的东缓西陡,使回家的路略显艰辛。虽然如此,大体还是波澜不惊,一时的体倦较之于精神的神怡,皆烟消云散于脚下,一路向东,快乐回家。
英集岭的山路不长,大约是4公里的样子,但英集岭山路表达的时间距离却很长,近至眼前,远达百年外。虽说现在被世道变迁冷落而孤寂荒废,但内容的浓缩却都藏进了这不远的距离里,厚重朴实得令我们痴迷寻找。
积极的新年第一天元气满满,收获的感悟醍醐灌顶。其实,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你悉心,只要你倾心,美好就会无时无刻地眷顾于你。
我们能在山水自然中寻找……
我们能,朋友!你一样能!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