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春
一一蓝田县诗歌学会与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赵昌济座谈交流农民诗歌发展
报道/苇菲儿
早春的韵律,温暖而明媚。春日的阳光,映照着希望与梦想。2月26日,蓝田县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沈巩利、常务副会长张登奎、副会长李化斌、沈卫侠、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宏伟一行,与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赵昌济在西安唐隆一楼茶厅就诗歌学会建设、诗歌采风创作、学会活动、诗歌宣传、弘扬农民诗人张凤翔精神、诗歌出版、创建农民诗歌之乡和服务乡村振兴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座谈会由沈巩利主持。
首先,常务副会长张登奎向赵昌济老师介绍了农民诗人张凤翔情况。赵昌济老师对农民诗人张凤翔非常敬佩和感动,他说:"当时蓝田张凤翔创作的诗歌巜养猪谣》在全国影响很大,张凤翔诗歌与农民‘诗圣’王老九齐名"。张凤翔(1893一1986),省劳模,是陕西乃至全国著名的一位农民诗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与王老九进京赛诗,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的成名作《养猪谣》,在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广播、刊登后,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还为蓝田家乡南河大桥建成、华胥红河改道等创作诗歌,他的诗歌稿费全部用于村上图书室,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和好评。赵昌济老师赞美张凤翔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张凤翔的诗歌作品是我国农民诗歌的宝贵财富。
赵昌济老师向蓝田县诗歌学会负责人介绍了省农民诗歌学会的发展历程、学会活动、工作经验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为陕西乃至全国农民诗歌发展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他还就省农民诗歌学会德高望重的三名顾问、专家及终身名誉会长郭建民、会长李雪如等向与会座谈人员一一作了介绍。
座谈中,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宏伟向省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赵昌济汇报了蓝田县诗歌学会的成立、学会活动、工作成绩及今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要点。与会领导进行了积极交流发言。赵昌济老师对蓝田县诗歌学会的隆重成立、学会活动、工作成绩和今年的发展思路、工作要点及各领导的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表扬,蓝田县诗歌学会的成立和工作,走在了全省区县的前列。他还为蓝田县诗歌学会负责人分别赠送了两本诗书。就蓝田县诗歌学会今年工作,赵昌济老师代表省农民诗歌学会提出了五点建议和希望:一是要发挥学会作用,弘扬精神传承。二是要注重诗歌培训,培养诗歌新人。三是要丰富形式内容,创造良好氛围。四是要加强研讨交流,提高创作水平。五是要扩大诗歌宣传,促进诗歌发展。
通过这次开春诗歌之旅走访活动,与赵昌济老师的座谈交流,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蓝田县诗歌学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做好诗歌学会工作,为促进陕西农民诗歌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苇菲儿,原名沈卫侠,陕西蓝田人,蓝田玉山喜洋洋幼儿园园长,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蓝田县养生协会副秘书长、西安蓝田尧柳文协监事、蓝田县诗歌学会副会长、《西部诗歌摇篮》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