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长河中,有一种力量,它不张扬却深沉,不华丽却质朴。这种力量,来自于那些默默耕耘的教育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学子们的心灵,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而在这场由孟子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六天四校公益行”活动中,刘邦庆校长,这位名校长,用他的蹲与站,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教育画卷。
2月20日,山东德州睿聪高中。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刘邦庆校长的身上。他蹲在教室的讲台前,安静地观察着“三和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热烈讨论,让他仿佛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课后,他感慨地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教育的本真。灵动、快乐、高效,这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课堂!”他的蹲姿,是对教育的谦卑与敬畏,是对“真教育”的虔诚致敬。
四天后,河南永城弘文高中。刘邦庆校长站在讲台上,目光如炬,声音激昂。他用饱含激情的演讲,将“三和教育”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听众。他动情地说:“教育的奇迹,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的实践和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他的站姿,是对“真教育”的弘扬,是对教育未来的坚定信念。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震撼!”这是刘邦庆校长在论坛结束后反复提到的词。他站在德州睿聪高中的校园里,望着那些在“三规”管理下井然有序的学生,心中满是感慨:“在这里,我看到了道与术的完美结合,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教育改革方向!”他深知,教育的逆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用心去雕琢。
在“三和教育”走进永城弘文高中的第一二节课上,刘邦庆校长再次被深深触动。他站在教室的前排,看着孩子们灵动、快乐、高效的情景,心中满是欣慰。他轻声说道:“三和教育走进永城弘文高中,第一节课就能上出这么高的水平、这么好的效果,这就是改变的力量!”他深知,“三和教育”不仅改变了学生,更改变了教育的本质。
睿聪的“三和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主角。在语文课上,孩子们通过目标导航和对子教学,自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数学课上,他们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在政治课上,学生们高举双手,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而高效。这一切,都让刘邦庆校长深感震撼。
“最好的教育是自教自育,最好的管理是自管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自价。”孟国泰先生的总结,让刘邦庆校长深以为然。他深知,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成长中找到方向。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薄弱学校的逆袭并非遥不可及。”
在“六天四校公益行”的旅程中,刘邦庆校长用他的蹲与站,诠释了对真教育的大爱与大任。他的蹲,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与敬畏;他的站,是对教育未来的责任与担当。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的奇迹,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教育的逆袭,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用心去雕琢。”这是刘邦庆校长在这场公益行中反复提到的话。
他相信,只要我们坚守教育的初心,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智慧去点亮每一颗心灵,教育的春天终将到来!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