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尔滨人(七)
作者:凤鸣谷
主播:沈水之北
监制:李春艳
总编:阳光波
哈尔滨是座太阳城,
它因美丽的“太阳岛”而闻名,
阳光、沙滩、柳荫,
别墅、环河、游艇,
曾专属沙俄贵族和旧时期权贵享用,
今日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游乐园和旅游行营。
一首“太阳島上”,
传遍了神州大地和世界的苍穹,
它成为哈尔滨的名片和象征,
也成为哈尔滨之夏的必唱之声。
哈尔滨是座移民的围城,
体现了它的大度和宽容,
随着哈尔滨发展的脚步,
不但有欧亚移民的大量入融,
也吸引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的民众来此地逃荒活命。
哈尔滨人的性格里,
有山东人的坦率直爽,
也有河北河南人的质朴勤奋的兼容,
更有苏俄战斗民族的豪放开明。
比如,
哈尔滨人热情好客,
让酒讲究举杯就干,
不醉不散。
干杯英语叫“切而斯”、俄语叫“搭得那”,
不过随着时代的更迭,
人们不再说“搭得那”,
而改说“切尔斯”举起酒杯一起“干”。
又比如,
哈尔滨早餐以粥、干粮、小菜常见,
也有面包配红肠、牛奶加咖啡和汉堡等快餐,
但仍保留着满族的蒸炖菜,
和烤肉等古老民族传承的饮食习惯。
都说广东人敢吃,
哈尔滨人爱玩敢穿,
其实是受了异域风俗的熏染,
形成哈尔滨人穿衣打扮的独特审美观点。
女人们,
夏季爱穿“布拉吉”显眼,
冬季爱穿貂皮大衣保暖,
外加绒毛披肩和礼帽、手套配搭,
下身却穿连体长祙御寒,
各式靴子春夏秋冬不离脚,
春秋着装任意搭随意穿,
穿戴出哈尔滨人不同反响的姿范。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
由于受欧州音乐影响,
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
在当时的中国实属少见。
哈尔滨音乐人才辈出,
全民对音乐热爱达到痴迷的顶棚,
每年的“哈夏会”吸引着国外的贵宾和百万观众,
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到处荡漾着美妙的歌声,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己成为城市的亮点和倩影,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城”的美称。
【注:名片制作慧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