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趵突泉畔的布衣诗人何邻泉(下篇)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之三,诗如芳草澹,人比白云闲:诗友笔下的何邻泉
美诗与美男,是诗友眼中与笔下的何邻泉形象。
何邻泉六十岁生日时,曾作《六十生辰自述》(四首)以自况,我们且看其一:
镜中惊见雪盈头,虚度人间六十秋。
遇险过来还自儆,受恩深处恐难酬。
门迎佛岭时通屐,地近仙源好枕流。
笑我捕蛇身尚健,当筵争说海添筹。
(清道光乙巳刻本《无我相斋诗选》卷三)

书影:《无我相斋诗选》,青岛图书馆藏
何邻泉居趵突泉侧,此“地近仙源好枕流”之“仙源”,正趵突泉之谓也。“雪盈头”,足见六十年苦难磨折之大,惊险不少,他不断警戒自身,并深深感恩那些向他伸出援手的亲朋好友。他以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自比,虽历尽死亡之威胁却身体尚健,且有“门迎佛岭”“地近仙源”的诗意环境,这便是海屋筹添、椿龄无尽的最大幸福了。
为何邻泉庆寿的诗友不少,如郑云龙(字耕雨,号萍史)之《寿何岱麓六十》:
寒梅雅共结前缘,半世生涯在砚田。
嗣响惟应推水部,卜居恰合傍名泉。
挥毫不喜簪花格,把酒时储挂杖钱。
鸥社吟朋今有几,如君真是地行仙。
(道光癸卯刻本《焚余诗集》)
半世生涯在砚田,如同耕耘田地一般,何邻泉的前半生,主要以辛勤的笔耕为生。卜居恰合傍名泉,何氏傍趵突泉,而郑氏傍九女泉。在鸥社的诗友相继故去的时刻,何邻泉独能如同“地行仙”一般健康地活着,这才是最大的福分呀!地行仙,原为佛典之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之人。
道光间济南书院主讲嵇文骏(字步云,号春源)亦为何邻泉好友,他有《赠何岱麓》:
栖迟向何处,七十二泉间。
结屋半临水,游心常在山。
诗如芳草澹,人比白云闲。
林下自怡悦,萧然静掩关。
(清同治刻本《笔花书屋诗钞二卷》卷上)

书影:《笔花书屋诗钞二卷》山师大图书馆藏
何邻泉居住在“结屋半临水”的趵突泉侧,“诗如芳草澹,人比白云闲”,此诗句精妙地写出人与泉、人与环境的关系,写出何邻泉以及济南人恬淡、闲适的泉水性格。
道光三十年初春时节,何邻泉好友,济南诗人王德容、周乐相约到趵突泉畔拜访何邻泉,不期主人外出,他俩在何邻泉家里,看到何邻泉三十年前的旧照,如此年轻漂亮,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王德容慨然作《庚戌孟春下浣,同二南访岱麓于泉上,因感题其壁间旧照》(二首):
饥驱白首出乡关,疏阔吟朋少往还。
杯酒相逢增感喟,鸥盟冷落好湖山。
潇洒头颅近少年,泉声竹影坐萧然。
披图相视还相笑,如此风姿卅载前。
(清道光三十年刻本《秋桥诗续选》卷四)

书影:《庚戌孟春下浣,同二南访岱麓于泉上,因感题其壁间旧照》
“饥驱白首出乡关,疏阔吟朋少往还”,正何邻泉几十年穷苦生涯、饥驱奔走的写照,因此,他甚至顾不得好友相会,尤其是他十分向往的鸥社漫游。
第二首是诗人看到旧照的联想,那时的何邻泉是何等的风流潇洒,他在泉声竹影的趵突泉畔,萧然而坐,风姿动人。由此可知,何邻泉不惟是一位唯美的诗人,还是美男子。这在其好友范坰的记述中也得到证明。
范坰《论诗绝句》“何邻泉”:
何苹野邻泉,历城人。诗颇葱倩,而一芹未掇。当时惜之。
天半秋云薄似罗,一钩纤月漾金波。
门前花柳迎人笑,傅粉郎君本姓何。
(《如好色斋稿巳》《论诗绝句》其六十二)

书影:(《如好色斋稿巳》《论诗绝句》
傅粉何郎,原指三国魏美男何晏,范坰以之比何邻泉,同为何姓,妙不可言。
朱畹之子、诗人朱廷相亦有《赠何岱麓》:
泉声不断处,高士足幽情。
把卷常临水,无人见入城。
琴烦山客理,诗乞野僧评。
知乏功名分,布衣过一生。
(光绪四年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四)
一位虽则功名无分,却乐天知命、潜心诗艺、徜徉泉石的布衣高士形象,呼之欲出。
之四,何邻泉与袁洁、乙意兰夫妇
何邻泉一生最大的悔恨,乃是因为他的失误,不慎将好友袁洁带进沟里。
袁洁,号玉堂。嘉庆六年拔贡,官山东知县。诗人,诗歌理论家。著有《蠡庄诗话》。与济南女子乙意兰相亲相爱。婚后居住于大明湖学院街上。

大明湖旧照
袁洁生性重义气,好朋友。虽在官场多年,他却是位颇有些江湖义气的情感中人,有时可爱近乎天真。为了解决何邻泉的生存艰难,他曾经聘请何邻泉为幕僚。何邻泉有诗《和袁玉堂明府移寓之作》(二首):
旷达如公孰比伦,当头明月证前身。
能教座上无寒士,麈尾挥来总是春。
明湖风月最关情,日写新诗搦管城。
入梦定游香国里,百花围住一先生。

书影:《和袁玉堂明府移寓之作》
第一首,诗人充满着对于“能教座上无寒士”的袁洁的不尽感激,第二首,则满怀着对大明湖上袁洁夫妇美满生活的祝福。诗写得潇洒而深情。使得袁洁这位“明湖风月主”的形象呼之欲出。
谁知道光二年,袁洁因何邻泉之托,为沂州营已革千总代做讼词而遭贬谪,遣戍新疆。袁洁在后来的回忆中这样写道:“余素性飒爽,轻于然诺,朋友或知。曩以幕友何邻泉之请,偶为落笔,致罹于讼,亦数定也。”亦因此,方才有了济南侠女乙意兰万里寻夫、传遍天下的悲壮故事。事后,袁洁作乙意兰《万里策蹇图》,遍征诗人题咏。(详见侯环《大明湖上,济南侠女乙意兰万里寻夫》)
遗憾的是,乙意兰与袁洁自新疆归来济南不久,乙意兰即一病不起,香消玉殒。何邻泉痛悼不已,作《挽玉堂簉室乙意兰女史》(二首):
巾帼居然有丈夫,关山万里一身孤。
可怜今夕成长逝,四海空传“策蹇图”。
佛山山下麦苗稀,玉骨深埋此地幽。
最是秋娘堪作伴,凄风冷雨不须愁。

书影:《挽玉堂簉室乙意兰女史》
女伴男装,孑然一身,万里寻夫,这是男人也难以做到的,所以,何邻泉称乙意兰为“女中丈夫”,恰如其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出色的美丽侠女、“策蹇图”的主人,却性命不永,半途而逝,实在令人怜惜、伤怀。
诗的第二首尤为动人。诗人的笔触竟然移到埋葬侠女的千佛山下,麦苗稀稀,风景幽幽,透出几许凄凉,然而,最是可以安慰的,这里有济南人最为疼爱的王秋娘,她的香骨也埋在这里与你作伴,使你在凄风冷雨的夜里不会孤单。
令人泪流不止!

千佛山兴国寺 侯丽摄影
何邻泉的诗真好,怪不得他连个秀才的名分都没有,却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
千佛山下,乙意兰去世的四十年前,还埋葬着生活在柳絮泉边的女诗人李湘芝。她的诗集名《柳絮集》。
千佛山,在笔者的印象里,许多年来都在搞基本建设,修庙礼佛,然而,对于这捧在手上的三个“如花似玉”的珍宝,却未曾打造利用起来。哀哉哀哉!
(全文完)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