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暮穷途(135)
作者/三木秉风(周凤森)
中华文化精神及其魅力是永恒不变的
中国社会在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完美构筑中,曾出现了新文化与旧文化之争,出现了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国共血腥之争,出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出现了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争。从表面看似乎是路线之争、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其实最终将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争!即构筑中国梦的灵魂思想基础到底是什么!?
近代脱离传统文明轨迹的时间应在民国初年,当时刚刚从清朝封建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中国文化先驱们,愤怒地将拳头砸向中国的礼教代表“孔家店”,并打出了“自由、民主、科学”的资本主义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将民族生存希望寄托在“三民主义”为主的资本主义制度上。一百多年过去了,旧中国的文化传统基本打破,而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又是什么呢?“民主,自由,人权”这些外来概念在东方世界能否适应?在中国文化土壤里能扎根到什么程度?是否与中国水土相符?中华文明的传统理性思想能否与外来文化相容?
我们先从西方几百年的民主发展历程来看西方民主的发展过程。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人民主宰自己的事情!即西方所谓的大事小事一人一票!然而西方民主的决策过程实际就是不同集团利益的博弈过程,人道主义的援助过程就是一个表为文化渗透实为经济掠夺的殖民过程,人权主义的干预过程就是一个侵略过程。三百年资本民主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民主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民主决策这一博弈平台,使民主资源中所蕴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政治调整进行重新配置,而这些资源流向基层百姓手中的却很少很少,大量财富滚滚装进了“民主”资本家口袋里,造就了无数的亿万富翁与贪婪蠹虫。
百年中国中当资本帝国文化如潮水般滚滚而来时,也许有人乐此不倦,也许有人心生忧虑。中华传统文明能否延续?在青蛙被逐渐滚烫的温水煮死之前,会默默地沐浴在暖流的快感里;秋虫被初寒冻死之前,会沉浸在果瓤深处的甜蜜享受里。因为大多人只享眼前利益不管子孙后人的青山绿水了,从官场到民间各类享乐主义已然流行。
鸦片战 争让中国雄狮变成羔羊!而在中国羔羊面前,几百年来西方帝国的狂妄与傲慢,大都犹如死亡前的回光返照,自古脱离民心的霸权就是帝国灭亡之始。一代一代西方世界性帝国的产生与消亡,犹如过往云烟一去不返。东方这只雄狮是选择帝国文化走西方帝国更替的扩张老路,还是回归民族文化走出自己的东方特色的社会道路,全世界都在注目观望,“中国模式”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回首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此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金融危机,曾经活灵活现的“小龙小虎”,刹那间纷纷陷入金融悬崖。十年后当金融危机这一幕重新在北美上演时,曾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也品尝到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苦果的滋味。中国的《易经》告诉我们,阴阳互变,晦极阳生。历史总是这样,宇宙大律也许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切,只是人类就是不情愿相信这些,所有事情宁愿等待科学或实验去作出定论。然而欧洲的千年科学历史证明,所有的科学定论最终都会被后人无情推翻,几乎无一例外,而很多中国人却宁愿相信“科学”就是真理!
东方的理性文化历经百世争鸣依然灿若繁星。与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等不断被后人推翻或更新相比,东方土壤中所存生的哲学、文化、思想等却出现惊人的稳定性。中医文化,易经文化,三教九流,孙子兵法等军事思想等等,这些在二千余年的社会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思想,像埋在地下的坛装老酒愈久愈香。中华大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只有长期民族和谐与稳定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民族传统文化。反观欧洲,从古中东、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就开始内部分裂,民族越分越多,国家越分越小,力量越分越散。而中华民族不管分裂过多少次,最终都会归于一统,此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方人永远搞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东方世界具有如此向心力? 这便是太极文化高度认同而使然!
文化是世界民族文明的沉淀!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都会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历史。这些文明扎基于不同地域的方方面面,而今的人们大都不去体察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身边文化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消失三个,中华文明之所以恒久不衰,就是因为我们享有世界最好的文化,而其中最高尚、最持久、最有魅力的就是我们承载几千年的传统经典文化即易经文化。中国文化的幽香和思想卓越之处,在于品味者需用灵魂感悟而非用五官品尝,而文化精神及其魅力是永恒不变的。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