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湖
文/方文国
一
河与湖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河水流着淌着,稍一停顿便成了湖,湖荡漾着波动着,又生出一条奔腾的河。它们就是这样在大地上相拥相携,谱写出一曲时而欢腾时而沉静的自然之歌。
水晶湖就是这样一个湖,截取曼谷纳埋河的一段,形成一个水波荡漾的小湖。水从东北方向流来,又从西南出口泻出,与湄南河汇合后,流入烟波浩渺的暹罗湾。
水晶湖湖如其名,如一颗硕大的水晶从天空中跌落在纳埋河边,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六角形状晶莹剔透的袖珍小湖。水晶湖长宽各有一公里的样子,虽说不能与东北部的红莲湖相比,在曼谷地区却也算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湖泊。湖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有绿树红花环绕,那高高低低的树木,环湖围起了一道常年葱郁的树篱,挡去了喧器的市声,间或有一两处人家别墅红色的屋顶点缀期间。贴着湖边,分别是三条讪姆帕和柿帕(三洞和四洞)的高尔夫球道,像三条绿色的锦毯与碧波荡漾的湖水相映成趣。突出到水面上的湖岸边,高的是椰子树,矮的是三角梅,还有一丛丛张着硕大叶子的芭蕉。球道的那边,流苏树高大挺拔,像一个个伟岸的君子,树干颀长直立,技桠疏朗有致。浅白色的花儿有细细长长的花身,倒垂着挂在倒卵形的绿叶间,流苏一样在风中轻轻摇荡。红花风铃树掩映在黄花海棠间,二三月间,开出一树繁花,如粉红色的云儿,点亮湖东岸的风景。紧接着,红花楹脱颖而出,热烈而奔放,将一朵朵殷红、赤红色的花朵缀上枝头,东一树西一株,如爱出头露面的年轻姑娘,娇嗔地绽放在烈日下。同样是满树开花的胡桐,花儿则开的谨小细微,把米粒大小的小花蕊藏在茂密的树叶间,悄悄地开放。当你沿着湖边小路散步,不经意间闻到一陈清香,抬头一看,才发现那成簇成团洁白的花朵。黄槐决明树又是另一番景象,将金黄色的小花顶在树冠上,像是一个个雍荣华贵的贵妇,顶着满头金饰,这儿一群,那儿一伙排列在湖边绿地上。球道上的草都是经过精心修饰和保养的,一年到头都保持着遥看近看都着了色一样的绿意,随着日色的变更,有时呈现着深绿、有时又展现出浅黄,变换着底色,与那些开花和不开花的树相配合,装点出俄罗斯风景画家列宾笔下那种清丽脱俗的景色。
西岸是一排日式的联排Townhouse。多年以前,我来球场打球,远望这一排蓝瓦白墙的房子和湖面上一根根作为房屋基座的支柱,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从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又不能确定是在梦中抑或是在现实中的某个地方看到过。没有意料到如今我会把家安在这个地方,面朝一湖碧水,看万千花开花落。
二
房子蓝瓦白墙,基座及墙裙饰以原色的山石。每家每户都有伸展到湖面上的平台。六户成一组,中间有通向湖面的小码头。整个建筑静静横亘在湖岸上,水波一层一层像朝圣一样奔涌过来,而沐浴在阳光下的建筑群则显得端庄沉静。每家门前都有高及房顶的君子树,开着花茎细长的白色喇叭状花朵。有的树干及树杈成了大支架,五棱子藤蔓和花穗形成花墙,粉色、水红、浅白、淡黄的花朵像瀑布一样倒挂在树上,一派热闹与喜庆的景象。
湖面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布,阳光白云、月华星光,还有清风鱼影,都可以在上面涂涂抹抹,尽情挥洒那无师自通的创意与本领。
每天最早出场的画师是威力无比的太阳光,他似乎师从印象派大师塞尚的,把一湖碧水从中间轻切开来,然后向两边均匀撤上金属质地的朱红、酡红、嫣红、浅红,把万点金光再随意点缀期间。阳光还擅长制作立体画,把它的画笔一直伸到湖底。正午时分,阳光直射湖上,透过湖面,光线直抵湖水深处,整个湖变成了琥珀色,风儿像是与阳光约好似的,恰好步履款款地过来,推着湖水曲曲折折地涌动,湖水如一道道透明的墙,形成绝美的光影构成的立体画卷。
月光下的水晶湖深䆳幽远神秘莫测。起初,在湖的东岸靠近小亭子的地方,先是出现一团白色的光斑,慢慢的光斑变大,拉长,往湖中心延伸,像铺路工一样,将银色的水泥沥青平铺开来。整个湖面变成一面巨大的有聚光的水晶型镜面,中间银光生辉,两边依次光影变灰变淡,岸边的低矮的灌木丛深藏在黄槐决明、君子树、胡桐树的黑影里,像一个个沉默的老者,在月光里陷入沉思默想。那些大树的树冠,无论是叶子还是盛放的花朵,反射出水银一样质地厚实的微光,给湖面镶上了梦幻般的银色花边。抬头望去,此时此刻月到中天,月华如水,整个水晶湖轻笼在如烟的月光里,天地一片澄明,世间万籁俱寂,远处不知什么地方响起一两声花蜥蜴发出的“哒姑,哒姑”的叫声,不断没有打扰这如诗般的宁静,反而让人更觉得这世界平静祥和的不可思议。
宽阔的湖面有时又变成云彩舒展腾挪的舞台。水晶湖地处曼谷南边,距离暹罗海湾不远。由海上生起的云团,基座还在树梢后天地相连的地方,云头已驾临湖的上面。遇到风平浪静的日子,云层在空中幻化,湖中映出湛蓝的天空和云彩,天与湖融合在一起,云儿在其间游动、变化。雨季来临的时节,那些云团借助风势,低低地在湖上扩展,垂下,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雨滴打在湖面上,像是从天下落下了万千跳珠,前面的跳珠刚蹦跶起来,雨点随即将它打碎,于是贴着湖面,形成由细碎水珠组成的水雾。大风又把雨雾吹成条条缕缕,它们扭结在一起,犹如一条条白色的巨龙游动在水晶湖上。
三
受中国传统归隐文化的影响,读书人或者说是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多多少少都有隐居于山林的渴望。不说历史上的陶渊明、张瀚,就是现在的文化人、官员也莫不如此。2013年初,时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先生来泰国访问,这是他在总理任上的最后一次出访。泰国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举办欢迎活动,温总理从机场直接来到现场,面对侨胞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他即席讲话。他说再过两个月他就要归隐林泉了。我听了不觉莞尔。虽然总理不可能在卸下担子后真的退隐山林,但我体会到有着浓厚中华文化修养的温总理心中也许真到有这样的向往。仿佛是为了回应温总理的讲话,第二天在总理府,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女士当着温总理的面,先是谦虚地说温总理教会了她兄妹当总理,然后热情地说,温总理什么时候来泰国,我们都会热烈欢迎。
泰国还真是适合“归隐”的好地方,喜欢林泉的,有林密泉涌的山峦,喜欢幽静的,有孤悬于海上的小岛。中国人更喜欢归隐于市衢之间,所谓大隐隐于市。曼谷是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但其城市布局相对来说比较接近自然。除了市中心外,平铺开来的城市充分利用河渠纵横的地形,建起各式融入周边环境的房屋设施。人居住其间,虽闻有市声,却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事实上,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真的要找个像陶潜先生说的桃花源几无可能,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桃花源”,守着一湖碧水,让灵魂与自已的脚步一致。清晨,迎着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沿着湖边漫步,看草叶上晶莹的露珠,听林丛间小鸟的啁啾。提起洒水壶,依次给兰花、巴西花生、三角梅、柠檬,还有两株桑树浇水施肥。从中国带来的南瓜适应不了泰国的气候,只长藤不开花,或开一两朵花儿,却不结果,看着它日渐枯萎,干脆把它连根拔起,将藤叶用刀切碎,给湖中鱼儿当早餐。
下午及夜晚是最惬意的时候,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人的思绪也像湖水一样清澈与明晰。这时可以像南宋著名诗人陆游隐居于镜湖上一样,“晨开一卷书,暮把一卮酒”,“睡余但欲依书几,坐久还思弄钓竿”。坐到湖边的露台上,泡一杯茶,打开电脑,开始码字工作。坐久了有些困倦,或者文思枯竭,看看湖上成群结队嬉戏的鱼群,还有湖面上“砚池风过起微澜”。如果此时还不能再静下心来继续写作,还真可以信手拿过鱼杆,索性当上一回渭水之滨的姜太公。
姜太公钓鱼是怀才不遇,想用直勾钓鱼的办法引起周文王的重视,而如今我垂钓于水晶湖上,早已是“看尽人间利与名,归来始觉此身轻”。人生一辈子,难得是真正达到佛家所修持的那样洞明世事,是非皆空。坐在水晶湖边,我心若静波,神清气爽。人是社会与自然的动物,受环境影响很大,假如有水晶湖这样一湖碧水相伴,终将达到心身与世界皆澄明若水的境界。
云淡风清做人好,湖光水色读书乐!
作者简介:
方文国,男,籍贯江西,现退休旅居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