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杨凌生态农业促进会
西府有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千阳县老科协 李宝智
王家庄村位于千阳县城西北6公里处,是张家塬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610户2189人,其中脱贫人口72户226人,动态监测人口11户37人。耕地面积3200亩,林地面积9995.3亩。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王家庄村在2023年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今年以来,王家庄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定位,通过强党建、治环境、固基础、提产业、优服务、促增收,积极打造“千万工程”王家庄样板,并于2024年3月成功完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实地验收。
一、党建引领有力有效王家庄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通过以案促学、以赛促进,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晓军凝心聚力,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落实力、群众凝聚力和自我革新力,成功创建市级“四美红旗村”,并被评为一类基层党组织。村党总支部探索“党建引领+头雁领航”联结模式,依托益得果业和益农工程建筑两个村级公司,发挥区域党建共同体和产业功能型党支部的作用,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形成了显著的乘数效应。
二、人居环境如诗如画王家庄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系统开展“三口四旁”“八清一改”“花海围村”等行动,绘就了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乡村画卷。村内深入推广“335”农村三污治理模式,实现了垃圾“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县处理”的全流程管理。污水处理站设施完善,采用小型人工湿地模式,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8%,“美丽庭院”示范户创比率达到85%。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王家庄村立足“村分五类”要求,通过党群共建,完成了“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村内打造了矮砧苹果示范园、商贸物流平台和畜牧养殖,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蓝图。聚焦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村内投资152.3万元,强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通过硬化路面、加盖U型渠、种植绿化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设施,成功创建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
四、产业发展提质提档王家庄村坚守粮食底线和耕地红线,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在3200亩。村内扎实推进苹果后整理“12533”工程,通过集体自营、合作经营等管理模式,提升312亩集体果园的管护成效,完成43亩老旧低产果园的挖改重建,助力万亩瑞香红基地核心区建设。同时,村内深入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加快饲草收储加工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满槽满圈”行动,畜牧养殖存栏量达到奶山羊500多只,肉牛400多头以上。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内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乡村治理添色添彩王家庄村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六类四单”溯源治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稳固在100%。村内抢抓“集聚提升类”定位优势,探索建成跨村服务社区,发挥“益说就明白”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惠及全村,移风易俗效果显著。王家庄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称号,成为乡村治理的典范。六、联农带农增富增收王家庄村探索“三统筹、五统一、三平台”的“353”发展思路,激活农汇综合体服务平台管理运营,抢抓政策机遇,深挖资源潜力,扩大果园托管面积,预计实现年收入500万元以上。到2024年底,村内通过果园改造吸纳、果园管护聘用、农特产品招引、企业盈利分红、品牌劳务输出“五种方式”,可创设就近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群众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全村苹果面积达到600多亩,其中新增果园300多亩,奶山羊养殖500多只,肉牛400多头。2024年9月,村内成功引进江西政屹果业公司,探索村企合作果园管理与销售新模式,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结语王家庄村在党建引领下,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提质提档、乡村治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村内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未来,王家庄村将继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2025年2月李宝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