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正在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剧《六姐妹》说的都是平常见惯的家长里短,家庭琐事,其中也离不开房子问题。作家孙幼明根据剧情又联系当前的实际,把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的有趣味,并由著名主持人侯玉婷深情朗诵,倾情演绎,将这个房子的问题更讲得清清楚楚,饶有趣味。

《从《六姐妹》说到房子上》
作者:孙幼明
朗诵:侯玉婷
最近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六姐妹》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故事说的是六姐妹在从前那个年代成长的故事,其中说到了房子的问题,父母留下来了一套房子,母亲还在住着,但是由于当年大姐出嫁的时候招的是上门女婿,所以大女儿也一直住在家里,并要负责为母亲养老送终。其他5个姐妹陆陆续续都嫁出去了。但是老五在外面混的不行,脾气又臭,后来又离婚了,离婚以后没地方住,又跑回了娘家,理由是“没嫁出的女儿当然要回娘家”,但是老六又不同意了,老六说,凭什么父母留下来的房子就你们老大和老五能住,我就不能住了。问题扯得沸沸扬扬,一直也没有解决。
其实说到电视剧的房子问题,反映的也是现实中生活的问题,因为房子始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我的朋友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父母留下了一套房子给B先生,但B先生有三姐妹,而且当时给父母买房子的时候,三姐妹各有出力,有的出钱,有的出钱帮做装修,而且两个姐妹都不在身边,都出国出境了。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照料父母,还为父母送终。所以现在这个房子一直就放在那里,姐姐或者妹妹从境外回来,他们就好像住宾馆一样,在这里住几天,然后就走了。儿子这里呢,只要有空就过去打扫卫生,为父母上个香。这房子也一直没有处理。很多人也建议他们出租,还可以拿几千块钱,但是他们就不同意。大儿子过得也不差,本身就有两套电梯房。市内一套,郊区还有一套,虽然儿子还跟着他住,但是房子也比较宽敞,也不需要搬出去,儿子也不喜欢搬出去,一来可以照顾父母亲,二来父母亲也可以照顾小孙子,大家在一起,一个小家庭热热闹闹的,如果分开了,父母只有两个老人,他们也就是两个人加上一个小孩子,负担也是挺重的,现在住在一起反而也挺高兴,B先生本来想叫儿子过去爷爷那边住顺便是看管房子,但他儿子也不喜欢去,第一就等于是分居,不利于照顾父母。第二,直接到那边住了,也不知姑姑她们以为我们是不是把房子独吞了,所以现在的房子一直空着,就成为父母的人生历史的纪念馆,父母生前的一切,包括床啊家具啊,还有衣柜里的衣服啊,动都没有动,只是姐姐妹妹回来的时候或者他们的儿女回来的时候在这里借住一下。为什么不解决呢?与其解决的不好引起家庭的纷争,倒不如就放在那里,谁也不占什么便宜。这样几个姐妹也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另外也有一个C先生,他父母去世也留给了他们几个姐妹一套房子,但他们的处理方法就不管了,反正父母也不在了,这里没有人住了,干脆就把他卖了几百万,几兄弟姐妹每人就分了几十万,这也是一种办法。
所以房子问题始终也是困扰着一辈又一辈人们的问题,但是无论怎么样解决,作为一个家庭,亲情始终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以大局为重,要维系好亲情。人生来一趟不容易,成为兄弟姐妹更是一种缘分,绝不能为了一套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的房子而伤了感情,所以这个也是电视剧《六姐妹》留给我们的一种思考,也值得我们去沉思。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朗诵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