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与扁担的恋情
文/冷剑无双
在中国乡村的古老岁月里,有一种爱情,它质朴无华,却如同大地般深沉而恒久;它平淡如水,却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激荡出温暖的涟漪。这是一种最寻常却又最不平凡的爱情,它属于水桶与扁担。
在那个没有机器轰鸣、没有霓虹闪烁的年代,乡村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悠远。村头的老槐树下,是人们聚集的地方,而李家的院子里,住着一对平凡却又独特的“恋人”——水桶与扁担。
水桶是村里的木匠老李亲手制作的。老李做了一辈子的木匠活,手艺精湛,村里人用的家具大多出自他的手。这个水桶,是他精心挑选了最好的木料,精心拼接而成。水桶的表层光滑而坚固,木纹间透着自然的纹理,仿佛诉说着大地的恩赐。老李将水桶放在窗边,让它在日光下晒干,更好地适应乡村的气候。
水桶的对面,是扁担。扁担由一根坚韧的竹子制成,两端微微翘起,中间笔直如枪。老李在竹扁担上刻了几道刻痕,那是岁月的印记,也是生活的标记。扁担横卧在房梁下,静静地看着窗外的世界。
水桶最初并不习惯这种寂静的生活。夜晚,蛙声阵阵,蝉鸣明明灭灭,它的心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搅动,荡起一圈圈涟漪。它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倾听这些声音,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而扁担则不一样,它习惯了孤独。它常常出神地看着星空,默默想着心事,仿佛在等待一个使命,等待一段旅程。
水桶的心里有一份羞涩。它常常被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得发亮,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渴望被使用,渴望感受生命的涌动。这种渴望如同少女的心思,羞涩却炽热。而扁担则时刻准备着,它的身体笔直,仿佛随时等待一个召唤,等待一场出征。
乡村的生活总是充满节奏。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李家的院子里,老李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拿起扁担,走到窗边,轻轻拿起水桶,然后挑着空桶走向村外的水井。
水井是村里的命脉,清澈的井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老李站在井边,将水桶轻轻放入井中,水流涌动,水桶被慢慢填满。随着一声轻响,水桶被提了上来,满满当当,仿佛装满了希望。
扁担轻轻晃动,水桶也随着节奏微微摇摆。水桶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它终于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那清冽的井水让它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而扁担则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它用肩膀扛起两个水桶,仿佛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从水井到李家院子,这段路并不长,但对水桶和扁担来说,却是一段独特的旅程。水桶在扁担的挑担下轻轻摇晃,发出细微的水声,那是它对生活的歌声。扁担则用它坚韧的身躯承受着重量,每一步都稳稳当当。
回到院子里,老李将水桶里的水倒入水缸,水桶感到一种空虚,但它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扁担则被放下,它安静地躺在地上,仿佛在回味刚刚的旅程。
日复一日,水桶与扁担在这个简单的节奏中找到了一种默契。它们开始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水桶知道,没有扁担的承载,它无法完成使命;而扁担也明白,没有水桶的充实,它的旅程将毫无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桶与扁担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它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彼此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它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一起感受了生活的甜酸苦辣。
有一年夏天,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而下。李家的院子被雨水冲得一片狼藉。老李急忙将扁担和水桶挪到屋檐下,但雨水还是顺着屋檐滴落,打湿了它们的身体。水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寒冷,它害怕地缩了缩身子。然而,扁担却紧紧地靠在它身边,用自己的身体为它遮挡雨水。那一刻,水桶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仿佛扁担的陪伴就是它的整个世界。
洪水来临时,村子陷入了困境。老李和其他村民一起,用扁担挑着水桶,从安全的地方运来一桶桶清水。水桶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它知道自己正在为村子的生存贡献力量。而扁担则用它坚韧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穿梭在险恶的环境中,挑起了生命的希望。
还有一次,老李病了,他无法像往常一样挑水。水桶和扁担被闲置在院子里,它们的心中充满了失落。水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空虚,而扁担则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它们渴望再次被使用,渴望再次为生活贡献力量。终于,在一个清晨,老李的病情好转,他再次拿起扁担,挑起水桶。那一刻,水桶和扁担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它们知道自己从未真正离开过老李的生活。
它们的爱情在岁月中愈发深厚。水桶的每一次摇晃,都像是一次温柔的诉说;扁担的每一次挑担,都像是一次深情的承诺。它们一起浇灌了村外的田野,让山坡绿意盎然,让花儿万紫千红。它们一起见证了春华秋实,让五谷丰登成为乡村的标志。
岁月如歌,转眼间,老李已经老去。他的身体不再像从前那样强壮,他的头发也变得花白。水桶和扁担也渐渐老去,水桶的木纹间出现了裂缝,扁担的竹体也变得有些斑驳。但它们依然坚守在老李的身边,如同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有一天,老李将扁担和水桶放在院子里,对它们说:“你们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也该好好休息了。”但水桶和扁担却仿佛理解了老李的心意,它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水桶的内心依然渴望被填满,渴望为生活带来希望;扁担的肩膀依然有力,它依然渴望为生活挑起担子。
直到有一天,老李去世,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水桶和扁担被村民们放在了老李的墓前,它们仿佛在默默地守护着这位曾经的主人。村民们为它们搭建了一个小小的棚子,让它们不再受到风雨的侵袭。
岁月继续流转,老李的院子已经荒芜,但水桶和扁担依然坚守在那里。水桶的木身上长满了青苔,扁担的竹体也被岁月雕琢得沧桑。它们的身体虽然已经腐朽,但它们的灵魂却从未离开。许多个夜晚,当月光洒满院子,人们仿佛能听到水桶在轻轻摇晃中发出的细微水声,那是它在回忆过去那些充满希望的日子;仿佛能看到扁担在月光下微微晃动的身影,那是它依然在守护着它的爱人。
水桶与扁担的爱情,是乡村岁月中最质朴却最动人的篇章。它们没有华丽的誓言,没有浪漫的花束,它们的爱情却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得愈发深沉。水桶装满了日月星辰,装满了春夏秋冬。它用自己的身体承载着生活的希望,用自己的存在诠释着生命的美好。而扁担则挑出了沧海桑田,挑出了日新月异。它用自己的坚韧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用自己的付出成就了岁月的辉煌。
它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一起感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它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了最温暖的篇章。它们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爱情不仅仅是激情与浪漫,更是责任与坚守。
它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也没有浪漫的誓言。在岁月的长河里,它们或许只是微小的存在,但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那是责任与坚守,是相濡以沫,是风雨同行。水桶与扁担,这对平凡又伟大的“恋人”,用一生告诉我们:爱情不止在浪漫诗篇,更藏于生活日常、岁月点滴。它们的故事像永不灭的灯火,照亮乡村黑夜,温暖人心。每代人成长时都听过,能感受到那份纯粹真挚的感情。它们的爱早已超越自身,成为乡村岁月永恒的符号,也是人们心中对爱情与生活最美好的寄托。岁月流转,故事在乡村风中传唱,它们的爱如静谧河流,潺潺不息。只要时间不止、讲述不停,这份爱情就会永远流传,成为岁月深处的永恒恋歌。
【作者简介】:殷晓剑(冷剑无双) 男。江苏省盐城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番茄小说网签约作家,桃花源文轩有声平台诗协会员,江苏省盐城市荷兰花海文学社会员。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