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说洛阳(91)——纵横捭阖
——洛阳白江永撰文
《清一统志·山川》载:“云梦山在伊阳县(现汝阳县)东南七里,相传鬼谷子隐居处。”
《河南通志》云:“鬼谷子楚人,今伊阳县东南八里有洞存焉。”
《元河南志》曰:“汉,古陆浑县之属(当时无伊阳县建制,云梦山属陆浑县)东北其乡,南梁之西场,山水最佳之所在曰桃园山,古岘峰居其前,水帘洞处其后,乃鬼谷子隐居之处也。”
《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历史名人辞典》称:“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尝从之学纵横术,孙膑、庞涓学兵法,弟子五百。在世数百年,后不知所终。”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名利,又名王禅,秋时代卫国人,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五日生于世。因常年隐居云梦山鬼谷,号鬼谷子,又号玄微子。鬼谷子精通百家学问,在山中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被后人称为“王禅老祖”。民间传说著《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无字天书》都是其所作。春秋战国时期显赫人物,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
张仪(约公元前380—年公元前309年)出生在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万荣),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纵横家。他以智慧和口才著称,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和谋略,为秦国在战国纷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纵横:合纵连横;合纵和连横,指进行外交活动。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意思是指国际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后以“纵横捭阖”指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改革实力空前强大,并通过连绵不断的战争攻打吞并其他国家。各诸侯国对秦是又惧又怒。‘纵横捭阖’应时代需求应运而生,张仪、苏秦通过对世态的分析,以及权衡利益心理战术的运用,凭高超的言语辞令或“连横”或“合纵”支持秦国统一六国或联合六国起来对付秦国。华夏大地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风起云涌,最终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在无限向往的同时又无比怅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