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由作者提供
观澜版画村
(叙事散文诗)
作者/丁培恭
初春时节
乐福宜佳
组织一批长者
乖坐奔驰大巴
开启观澜版画村
欢乐一日游
版画村的前身叫大水田村
已有300年历史
这儿依山傍水
风景秀美
客家传统建筑:
古屋 宗祠 水溏
古井 碉楼
古色古香
独特的客家民居风情
改革开放
水田村居民条件改善
原住民纷纷搬入新建楼房
古民居或出租或荒蕪
风景虽好
难掩破败不堪
这种状况持续到2006年
引发改变的
是观澜著名版画家
文化名人陈烟桥
陈烟桥版画创作
师从鲁迅
他的作品
强调纪实
画风质朴
内涵丰富
作品《建设中的佛子岭》
《鲁迅和他的伙伴们》
《黄浦江上》
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6年
中国美协 深圳文联
与区政府共同签署协议
创建观澜版画创作基地
打造一个集版画创作
制作 展示 交流
市场开发一体的
中国版画国家级示范基地
建设全国规模大标准高的
中国版画博物馆
为何选择观澜建基地建馆
因为这儿山青水秀风景宜人
这儿有群众基础
上千名观澜农妇都会做木刻
创造了观澜民间画派
更主要这静谧的风水宝地
走出了中国版画领军人物
陈烟桥
过去默默无闻的古村落
今日成了美名远扬的版画村
漫步版画村
古树参天
风光怡人
客家的围屋
白墙黛瓦
绿意笼罩的碉楼
倒影水中随风飘荡
来到田园农庄吃罢午饭
组织者宣布
可以自由活动
或田园采摘
或画村参观
或观赏民居
我随人流
步入绿树环抱的
美丽田园
观赏兴趣盎然的游客
摘下新鲜草莓
红亮的圣女果 西红柿
还有红绿兼有的辣椒
在生态田园中有醒目的
三个红色大字《牌画村》
我滞留这儿帮游客拍照留影
上车的时间还早
我健步走过田园 水塘
来到版画村广场
版画工坊
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不就是介绍过的
宏伟工坊吗
版画工坊是版画基地
原作拓印中心
门旁的灰色墙上挂着三块牌:
《中国国家画院观澜创研基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
观澜创作与教育基地》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实习基地》
工坊占地一千多平米
印制车间分为
石版 铜版 丝网 木版
四个工艺区
印制材料和设备
世界一流
来自美国 欧洲
还有日本和台 湾
聘请的技师皆国内高手
筑巢引凤
版画基地建成后
吸引了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900余位中外艺术家
入驻创作
累计印制版画8万余张
接待游客1000万余人次
想了解版画历史
进入“齐凤阁版画史学馆”
齐凤阁《中国版画》杂志主编
进入史学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倡导新兴版画运动的
鲁迅版画像
史学馆里有民国各个时期
著名版画家的作品
按时间先后呈现
还有周凤阁捐赠的多幅版画
从史学馆出来
我在古民居蜕变而来的
“国际艺术家村”徘徊
这里有37家艺术工作室
艺术家们欣赏这里的恬静
良好的创作环境
来自美国西雅图的
版画家迪安娜高兴地说
“国际艺术家村是把古建筑
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典范”
这美丽的隐藏在繁华都市
的客家小村
受到众多到访者的赞誉
“深圳最美乡村”
“深圳最后的世外桃源”
也获得多项荣誉
被《环球日报》评为
“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
文化部评为国家
“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保加利亚文化部授予基地
“当代版画艺术发展贡献奖”
我还漫步在艺术大道上
观赏蛇年活灵活现生肖版画
突然工作人员小朱 打来电话问我:
“丁老师,你去了哪里?
全车人都在等你。”
我恍惚大悟
在艺术时空中流连忘返
忘了时间忘了交待
在小朱电话指引下
经过紧张的连跑带走
终于气喘吁吁赶上队伍
观澜版画村一日游
欢畅了游客
欢畅了长者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来到了宁静的世外桃源
采摘鲜果 欣赏艺术
虽然我远离了组织
脱离了群众
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采风学习使我获益匪浅
还收获
溢满乡土气息的艺术诗篇
观澜的美丽画卷
也时时浮现脑海
历久弥新
绽放光彩!
(2025.2)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