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两个护照(随笔)
毋东汉
我2008年去朝鲜采风观光,2018年又去越南随“夕阳红”旅游团玩耍。所以留下了两个护照。一个被剪了角,一个被贴“孟8”字样,这两个护照能勾起我游览异国他乡的美好回忆。今天拿出来晒护照,我仍感觉它值得珍惜妥存。
这两个护照相隔十年,格式完全一样,估计现在依旧如此。单说封面,我就觉得严肃、庄重、雅素、漂亮,封面为深棕色。上部印有金色的国徽。国徽图案就很美丽、隽永、妙曼: 周边由麦稻穗和齿轮组成,绸带缠绕,象征着工农联盟和大团结。内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国旗之五星,大星星代表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四个小星星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下面是北京天安门城楼,我似乎能看到门脑悬挂的伟大领袖像,左右两边是横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我每看到国徽,就心潮澎湃,想起从遵义会议启航到开国大典的盛况。我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国徽下面是一行小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英文表述。其下是两个较大的字:“护照”及其英文表述。最底下还有专用符号。
我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我的历史文物,因为它表明我的身份,陪我游览了东北大门外和南门外的两三个社会主义邻国。我临出发出境的先一天,曾站在我家楼顶深深地向终南山鞠躬,道别,在心里说:“再见!我的家乡,再见!我的祖国!”第二天,我向母亲告辞,母亲说:“不要浪得太远了!还要有伴儿!”我含糊地回答:“您放心,我有伴儿。”没敢说“出国”。回来后,在《东方红》《艺园》《群众艺术》等省市刊物上发表了《朝鲜行吟记》和《越南南挝观光掠影》。用过的护照,我仍很珍惜,因为它上面印着国徽,是祖国的象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金字,这七个金字是烈士鲜血凝成的。
然而,有个叫“作家楠枫”的先生,说我国护照不该用简化字,不该用印刷字体,说它不好看,不如东洋护照。夸人家用的字是小篆体,说我国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不如东洋,东洋护照“特别有文化”我国护照“当然显得没文化”。
教我说,人家护照颜色好,是因为封面用的中国红,文字用的汉字,是起源于我们战国时秦国通用的小篆,中间那金色的一朵菊花算不算国徽我不知道,只知道樱花起源于我国。说实话,东洋护照除过颜色鲜艳外,醒目的是那朵菊花,小篆的笔画偏细,不醒目。东洋护照虽不算难看,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只能说是凑合、一般、还可以。和中国护照相比,他们护照逊色多了,虽然鲜艳而不庄重,象征意象远不如我国国徽。作为出国证明身份的护照,就应该庄重严肃,国徽代表我们国家的象征,印在护照上,护身符一样的威武。
我觉得,在护照上印上国徽,就跟警察帽徽上的国徽一样含义深刻而象征伟丽。人所共知,🌺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印在身份证明的封面,虽然好看,但不够严肃。
“作家楠枫”先生的行为费解,因为他爱憎分明,褒贬显赫,把别国护照夸为“特别有文化”,说中国护照“当然显得没文化”,其屁股坐在东洋,跪舔洋人,贬损祖国的汉奸立场昭然若揭。
这位“作家”不愧为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不枉为某市作协会员,把“洋为中用”操作得炉火纯青。实际上把他的母校和市作协的脸丢尽无遗。他借比较护照,贬损祖国,只是他“洋为中用”的小伎俩。这样矮的思想觉悟,与其头上金光闪闪的“支部书记”头衔,实在德不配位;其上级有关领导有任人失察之嫌,周围的人也应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听其言,观其行。
若认为比较护照是小事,大错特错,当事者是“共产党员”,护照封面上印的有国徽!国徽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不懂吗?
2025-2-24-上午于樵仙居。



